[新任秘書長報到]--旅途

您在這裡

作者
黃嘉琳/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

 

孩子們:

有位叔叔要我寫一篇自我介紹,媽媽還以為應徵工作時才需要準備自傳履歷,沒想到應徵完了還要寫啊。自我介紹最困難的地方可能是如何言簡意賅地把三、四十年錯綜複雜的生活濃縮成數百字讓人看得懂的文字,所以,我想到有一個主題可以寫,就是說說三、四個我去過的地方,讓你和其他的阿姨叔叔從這一個角度來認識我。

很久以前,我第一次出國,到了離台灣一水之隔的東方明珠,那時候的香港與我們居住的台北比較起來,繁華、擁擠又迅速,都會生活的極致莫過於此。然而,安排我們與會學生的參訪行程中,繞過五光十色而繞到城市的夾縫,瞥見了籠屋。在那裡,某個人、某個家庭遮風避雨的住所不過是一方榻榻米大小的「鐵籠」,層層堆疊如獸欄如鳥籠,二十歲出頭的我們只站在社區的外圍眺望並未走進建築物裡就已經十分慌亂了。當這雙眼曾目睹人身居如此侷促而卑微的所在,又何忍對那些標榜「岡石基座、雕花列柱、五星級尊榮鉅獻…」的豪宅投以欽羨的目光呢?

一年冬天,我短暫借宿Pinatubo火山區的矮黑族部落裡。早上,我和主人全家空著肚子先走往山澗取水,接著到他們的田裡工作,那「田」,就是一畦坡地上疏落栽長的若干薯芋,不是主人爸爸動手挖掘起來,我真分不出那和周圍的其他隨緣自在長起來的植物有什麼不同,這跟我們印象裡的農作方式是兩碼事啊!我之所以確認那是他們的田地,只因為旁邊有一幢竹編的小工寮。主人爸爸生火的時候,身高不及我肩膀的主人媽媽及兩個孩子帶著我採摘四周的豆莢,從形體、大小、顏色互異的莢果裡剝出來的豆子也五花八門,剛好盛滿一隻手掌。我們五個人的早/午餐便是分食一顆悶烤芋頭和水煮豆子湯。過幾年我去了中國涼山彝族自治區,住在一所叫「羊圈」的小學裡,學生們徒步上學的路程或遠或近,住得最遠的孩子早上五點多就得出門,學校可沒有什麼中央餐廚提供營養午餐,頂多有顆蘋果或洋芋充飢。孩子們,我猜你們這時會張大眼睛、羨慕的說:「不用吃飯,只吃蘋果耶,好好喔!」因為在你們的世界,飢饉是模糊的想像,而既小又澀賣不出去留下來給自家人吃的蘋果,根本不存在啊!

那麼你們一定更難想像,水,在好多媽媽造訪的地方並非理所當然的總是從水龍頭裡流出來。就拿姊姊四個月大的時候和爸媽一起去過的東帝汶來說好了,在我們住的地方,由水管輸送的乾淨「自來水」,兩天來一次,而且只在早上兩、三個小時裡供應。到了供水時間,處處可見頂著、扛著、背著取水容器的大人小孩走動著,因為有些人家裡並沒有水管連接,得走到親友那兒或公共供水處裝水回家,擔任取水任務的小孩,有不少跟七歲與五歲的你年齡相仿呢。當地的嬰幼兒死亡率曾經高得驚人,除了營養不足/良、登革熱等問題外,飲用水受污染導致嚴重下痢也是禍首之一。孩子們,如果你也能見證並體驗,每日的溫飽與源源流出的清水原來不是唾手可得,你一定就能體會媽媽為什麼老是嘮叨你飲食的態度及習慣吧?

我幾乎沒有保留什麼這些旅途的照片或影片,可是多少年過去了,有些畫面與心情,彷彿仍歷歷在目;而它們之於我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影響,也依舊深刻。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