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分之一的改變~新北校園午餐革新版

您在這裡

作者
張小曼/主婦聯盟消費品質委員會委員

 

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讓「有機」蔚為風潮,新北市趕上這一波流行,推出了「營養午餐有機蔬菜週週吃」。在瘦肉精、農藥殘留過量、校長貪污疑雲等負面新聞的陰影中,此政策一出的確讓家長們眼睛一亮,甚至引來其他縣市民眾或議員的關注。
 
很多人以為新北市學生一週吃一次「有機午餐」,其實還沒那麼好,目前一週只有一天供應一道有機(或有機轉型期)蔬菜,其他的飯肉菜等,都和原來一樣,而且尚未推廣至全市。以一週五餐、一餐五項菜餚(三菜一湯一主食)來計算,改變的比例是1/25。這1/25的改變,讓新北市農業局明年須編列六千萬的預算才能補助到全市所有的國中小學,而這個預算不僅讓其他縣市望塵莫及,大嘆無法跟進,也讓家長們擔心在一片撙節氣氛中,如此好康可持續多久?
 
新北市的構想,是要藉學校午餐的穩定需求為農民開出有機蔬菜的銷售通路,鼓勵更多農民轉型投入有機栽種。我們站在環保永續、地產地銷的立場,當然樂見北部有更多農民投入,但除非持續有專人來規畫、整合、調配、運送,否則獲利的恐怕不是新北市的在地小農,而是中間商與其他縣市的大型有機農場。再者,經費的持續性也是另一隱憂,若後續經費不足,家長也不願負擔額外的午餐費,那麼好不容易扶植起來的有機農民,要把菜賣給誰?
 
一週一道有機蔬菜對學童健康助益到底有多大?本會消品會多年來觀察校園午餐,覺得還有更迫切、更需改進的問題,如食材品質把關不夠嚴謹、加工食品供應頻繁、油炸及勾芡料理太多、甜點當菜、無肉日菜色不符健康原則……等。
 
明年九月全新北市的國中小都加入「營養午餐有機蔬菜週週吃」後,供應量須從目前的5.5公噸增加至36公噸,這六倍以上的成長,應不是新北市的農民可負擔的,屆時絕大多數的有機蔬菜勢必是向中南部訂購,考量中間的運輸成本與二氧化碳排放,讓我們陷入矛盾:到底是該為了一道有機蔬菜花錢將南菜北運?還是該就近取材,並把錢花在刀口上——食材安全把關?
 
其實,學生們不一定吃得出來哪一道是有機蔬菜?甚至有些學生可能排斥蟲咬過的菜;小農生產量的穩定度也影響菜單的設計,需要營養師及午餐秘書更多的彈性配合。有鑑於此,新北市選擇了瑞平國小作為有機示範學校,該校有環保局補助製作堆肥,師生在學校120坪的有機農園中以自己做的堆肥種菜,親身體驗之餘,還可為午餐加菜。學校更安排了供應該校午餐有機蔬菜的農民來對孩子們演講。認識提供蔬菜的生產者,再不時吃到自己種的菜,吃有機蔬菜這件事對瑞平國小的學生而言,一定有不同的滋味。而這樣結合環境、土地、生產者與飲食的完整教育,是我們期望全台灣的孩子都可以體驗的。
 
我們建議新北市政府在評估此政策時,不只做農業方面的統計,也應同時進行飲食評估,從簡單的接受度問卷、廚餘量分析,到專業的學生飲食行為變遷調查研究,這些結果將可作為未來決策考量的依據,也是其他縣市跟進與否的參考。
 
我們不確定新北市府是做了一件最迫切的事,還是最有亮點的事,但還是肯定這1/25的改變對提升校園午餐品質是正向積極的作為,我們也期待各縣市以各自的資源與特色,投資校園午餐和飲食教育。大家飲食健康,健保花費就下降,這一來一往,無論政府與民眾都是穩賺不賠!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