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食農共學系列(四)你的低價.我的憂愁

您在這裡

作者
張玉鈴

        

      為了家中年邁父母及祖傳家業,現任永隆牧場主人:張勝哲先生只好放棄都市悠閒生活,返鄉從事自己並不喜歡的畜牧業。原本以為能將科技業生產模式套入養豬產業,才發現對於活生生的經濟動物並不能只用電腦程式計算就能有所產出,而是要24小時心力的付出才可能有所回報。面對各種豬隻疫病的內憂及國外肉品即將大舉攻台的外患,畜牧業者將面臨更艱難的養豬時代。

為了養豬重新開始

      返鄉後張勝哲赫然發現自已根本不會養豬!一切得從頭學起,2008年有機會與美國穀物協會穀物與畜牧考察團前往 丹麥 美國考察,發現養豬也可以是很先進的產業。在國外已經將養豬的相關時間及成本一一精算出來,這跟台灣一切靠老師傅的經驗大不相同,這對在養豬場長大的我是一項震撼教育。

在一九九七年爆發口蹄疫前,台灣曾經是僅次於丹麥的世界第二大豬肉出口國,每年宰殺頭數達一千四百萬隻,約四成輸往日本。然而至今台灣仍是口蹄疫的疫區,反觀丹麥卻在六個月內脫離疫區,並持續保有世界第一豬肉出口國的寶座。因此,如果要恢復以往的養豬光榮時代一定要改變父執輩養殖的方式。張 勝哲選擇參加由農委會辦理的各項畜牧業生產專班,吸收國內外畜牧新知期望能改善自家牧場生產模式,並能與異業結合增加生產效能。

農業不是福利事業

養豬很容易,要養到賺錢很難!油價、電價、進口飼料、疫苗等價格無一不漲,只有糧食不能漲價。豬價低迷不符生產成本時政府認為是經濟自由,但當大家認為豬價過高消費者大喊吃不消時,政府又祭出各種方式壓低售價:七月增加休市日期、提高進口肉品數量調節供需。農產價格一直掌握在政府手中,而官員對農業的想像一直停留在遠古時代。農政相關單位不積極引進知識及創新科技來協助農業轉型,反而一昧壓低農產價格,這樣台灣農業春天何時會來臨?

農產品低價會讓食品安全更沒保障。一旦無法降低成本獲取利潤,商人便很容易動歪腦筋,在這波豬肉漲價潮中就有不肖業者將淘汰肉品添加保水劑、保色劑加工製成肉排等,流進餐飲市場、國軍膳食中。農產價格要合理化,農民能支付生產成本賺取合理利潤,食品安全才能受到保障。

拍賣:以貌取豬

      台灣實施毛豬活體拍賣制度,早期各縣市肉品市場提供公平、公正及公開的拍賣決價功能,使養豬農民得以免除層層剝削而獲得合理的報酬。但是再好的制度沒有與時俱進作改變再加上人為因素,導致拍賣價格操縱在少數盤商手中,即便豬隻品質再好也不會有實質上的價差。張勝哲坦言:這對想要提升豬隻健康,提高豬肉品質的生產者來說是一種傷害。由豬隻外觀、型態來決定價格並不客觀。

      我為了改善牧場環境、改變生產管理程序,投入更多資金增加生產成本,又花 許多時間人力來通過台灣農業標準學會符合在地化、HACCP和生產履歷可追朔的安全農法認證,但豬隻到拍賣場也一樣要靠外觀才能取勝,真讓有心想提升農業的生產者情何以堪。

面對經濟自由化挑戰

對於進口豬肉可能的低價競爭,張勝哲的牧場早有因應之道:

1.     牧場利用統進統出、批次飼養管理方式,可整棟清潔消毒畜欄避免病菌滋生。豬隻健康代表投藥減量,成本自然下降。

2.     申請農委會科技農企業多元創新提案,提出”以豬隻整合農產品為無毒農法的雙贏平台”計劃與台大 EMBA同期受訓學員異業結盟將安全的農產格外品(胡蘿蔔、金針菇等)添加於飼料中,解決非規格品的銷路問題,也增加豬隻的風味並由中興大學以科學方法檢測肉質確實增加豬肉的抗氧化性,和檢測豬肉的農藥殘留來驗證農產品的安全性來達到雙贏成果

3.     設立環保豬廁所減少用水量及消除糞臭味,符合環保概念。

4.     已取得各種生產認證,確保肉品安全。

5.     未來期望做到客製化飼養,生產客戶所需要的特色肉品。

現在牧場開始對外尋求通路打算自己建立品牌銷售,但屠宰、分切、包裝、倉儲、運銷又將是一大考驗。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