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塑論壇平台  交流塑化風險、減塑實踐及回收現況 (下)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

[ 政策執行與回收實況 ] 主題

減廢回收與再生

第三個主題「政策執行與回收實況」中,江康鈺(中央大學環工系教授分享垃圾處理的技術與減廢概念)的探討。資源回收可透過物質回收成為產品,其次由能源回收達到發電效益,最下策則送至掩埋場。現今為滿足消費,推陳出新的商品材質,造就更多新的垃圾問題,牙膏軟管即是由鋁箔、塑膠膜組成的複合式材質,鋁箔包則由75%紙、24%塑膠及微量的鋁組成,而台灣每人每天垃圾量0.38公斤,複合材質的真空包裝袋就佔年總垃圾量的0.5%。

混合型廢棄物在民間僅以大宗項目分類,回收處理廠得花費更多成本細分、處理,且資源回收物件不一定全部都回歸成為商品,廠方仍會淘汰出不可用廢棄物。江教授提及,看似明日之星的生質(生物可分解)塑膠,其實有分解速度慢(需要適當水分與微生物)的問題,並做出「減量最重要、回收為其次」的結論。

台灣塑膠廢棄物回收實況

而李守謙(環保署資源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組長)說明該基金會業務、成果及台灣廢棄物回收實況。該會基金來自製造、輸入或販賣「公告應回收廢棄物」的業者所繳交的回收金,用於補貼回收業者事務、補助地方政府購置資源回收車、建設資源回收設施等(如台中寶之林再生中心)。

今年塑膠回收率達75%,其中PET類占52%、PE類占30%、PP類占12.5%、發泡/未發泡PS類占3%,而李組長也一揭廢塑膠容器的回收處理流程(如下表)。

1

家戶/清潔隊回收資源回收

2

回收廠分類(以光譜儀器分類)、打包

3

處理廠過磅、解包、清洗殘留物

4

脫除標籤、浮選(利用比重)、粉碎

5

以分色機移除雜色

6

再溶製成塑膠製品、紡織品

(台灣法規規定寶特瓶製品不可使用回收料,因此目前此類純度高的瓶片,皆輸往美、日等國。)

台灣回收處理技術日漸提升,目前已可將鋁箔包的塑膠及鋁材質進行分離,而資源回收政策開跑後,回收量從民國89年的3千公噸飆升至103年的331萬公噸,。1-7號塑膠製品回收有成之外,也期望台灣持續走向循環型資源回收,並非依賴終端處理,而是由綠色設計帶出源頭減量、減廢的成果。

廢棄物回收政策與執行

而陳秀玲(台中市環保局廢管科股長)分享台中市廢棄物回收及減量政策的執行狀況,她提及,2015年台中市的資源回收率達46%,保麗龍、塑膠袋回收率皆有提升。清潔後的保麗龍可再製成工具箱、花盆等,也鼓勵民眾勿誤丟塑膠袋,若該社區民間清潔隊沒有回收此品項,可送至地方清潔隊回收車。

關於垃圾管理,台中市政府有許多相關措施,如:環保局稽查員突擊檢查社區垃圾車(局方及民間皆含),屢次不合格者將收回其子母車,許多社區為避免此懲處,也積極邀約環保局人員進行社區宣導;而環保局也以「臺中市清潔隊員資源回收工作說明書」強化清潔隊員的專業知識,提升服務品質。另外,臺中市發展低碳城市自治條例中,也規定熱門公共場須設置垃圾桶和回收桶。其他減塑、減廢措施則有:

  1. 限制使用塑膠免洗餐具。
  2. 限制使用塑膠袋。(後考量部分餐飲業須用塑膠袋裝湯,因此未全面實施。)
  3. 管制禮盒過度包裝,實踐「一多三少」策略(產品份量多、包裝材料少、種類少、印刷少),民眾也可選用「台中市綠色包裝認證標章」商品。
  4. 禁止製造輸入或販賣汞含量高的電池/乾電池。
  5. 限制學校、機關會議減少使用紙杯或瓶裝水。
  6. 限制使用塑膠類托盤及包裝盒,促使多數超商改用PLA。
  7. 推動自備環保杯購買飲料,可享打折優惠。
  8. 形塑綠色餐飲文化,評鑑並推動台中市綠色餐廳(達到合法、減廢、整潔、節電、省水及綠色消費),另舉辦「餐餐具到好餐廳」活動。

陳股長表示,除了做好末端的回收與處理,也期望透過加強宣導,有效降低垃圾產生量。

綜合座談

與會民眾針對下午的主題,向分享者提出詢問及心得。

Q:民眾妥善執行分類,私人業者回收車卻將所有垃圾混雜收取,請問此情形下,垃圾是否有確實分類處置?
A:車內空間有限,有時甚至得出動兩台回收車,儘管垃圾混雜,但到資源回收場勢必進行分類,才能執行後續的再利用程序。(陳秀玲股長)

Q:回收後的廚餘,是否有分為堆肥或養豬的不同用途?
A:廚餘再製用途有所分別,在台中市,廚餘製成堆肥場所少,一天處理量約三十噸,且大部分來源為菜市場剩菜葉。未來,將會新增堆肥處理場。(陳秀玲股長)

Q:蔬果套袋是否為回收項目之一?
A:是可回收項目,許多民間清潔隊恐因其利潤低,降低回收意願,間接造成民眾錯誤認知。(陳秀玲股長)

Q:垃圾隨袋徵收費用在石岡區試辦效果良好,為何台中市尚未推展全區垃圾隨袋徵收政策?
A:民國100年曾規劃隨袋徵收測驗,但其預算遭議會刪除,而計畫目前尚未成熟。(陳秀玲股長)

Q:關於回收基金,若在於廠商製造多少則回收多少的比率,那麼責任業者申報的營業量跟回收量,在不同的容器的回收比率是多少?又有何機制可監督製作業者是否有確實繳交費用?(例如:印有四合一LOGO的餐具)可觀的基金是否真的能促進回收率?若補助業者購買或研發更優良的器具, 是否會有實際成果?是否有別的機制可提高回收率?
A:回收基金一年約70億,依法令規定,有60億作為回收處理業補貼,6億用於補助非營業基金(如:地方政府的資源回收計畫),剩餘款則補助回收處理技術的提升。以免洗餐具為例,由會計師查核紙類餐具業者是否每年確實繳費,但無法管到小廠業者沒開發票的逃漏行為,塑膠餐具業者由於限塑政策,繳交費用也少了許多,過去多以保麗龍為主,大部分是使用業者繳費而非製造業者。(李守謙組長)

Q:生質塑膠埋在環境中分解,是否將造成塑化劑汙染?複合式材質的垃圾不利回收,僅有送往焚化一途,相當可惜,是否有其他限製措施或回收配套?
A:無法斷定生質塑膠產生的塑化劑影響,但其須在特定堆肥環境下才能分解。目前塑膠類採單一材質回收,但PE、PP製品中難免滲有增韌劑等添加物,但不影響後續再利用過程,其為低階再利用,製成花盆等生活用品而非食品容器。而環保署目前還無法規範限製複合材質用品,也無專門的處理方式,此類產品使用壽命相對較長,另外,如ABS這類較單純的工程塑膠,因材質單一,可回收再處理。(李守謙組長)
目前無法判定生質塑膠產生的塑化劑影響,但其勢必對環境有所衝擊,在未知的風險下,應以減用為主,未來政策上也不應該過度期待使用PLA。而複合材料有其特性,製程也牽涉經濟發展,民眾可期待良心業者進行綠色生產,至於回收,則無法一蹴可及。(江康鈺教授)

Q:回收到底有沒有瓶頸?為什麼無法突破?
A:一個瓶頸是回收隨著市價而起伏,「價好」的項目便不需政府補貼,民眾參與率自然高,但此情形並不普遍;另一瓶頸為台灣回收市場太小,以台灣產含銅汙泥為例,有相關處理技術,但因市場回饋率低,銅初級煉完後運至國外,成為產品再運回台灣,這還有賴政府單位持續擴大市場。(江康鈺教授)

Q:進口商和製造商製造塑膠相關物件的總量,在資源回收體系中的塑膠量比例為何?也就是說,若把總量當分母、回收塑膠當分子,說不定只佔國內生產塑膠業者的5%或10%,民間費力追求100%的減塑,但現在可能卻只談論5%、10%,請學術單位將此釐清。
A:塑膠若從源頭、原料徵收費用,個人認為應在5%以下。塑膠原料在整個石化產業中,占應回收產品的比例非常低,因為塑膠原料進來還會作成別的產品,而這些產品並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回收項目。基本上,石化產品在瓶罐這類應回收項目裡,低於5%底下,但我們還是得靠稽核認證這些徵收費用,較符合使用者付費或汙染者付費的概念。(江康鈺教授)
大部分的塑膠原料,用於製造壽命較長的物品,此類產品自然也不會自成一個回收體系,目前本基金會著重壽命短暫的容器類。最終還須回歸綠色設計概念,在製作的當下,便必須思考未來可能造成的造成的困擾,及回收再利用的考量。(李守謙組長)

Q:台中的塑膠袋回收,有無條件限制?若塑膠袋沒有徹底清潔,是否將無法順利進入回收體系中?
A:塑膠袋應清除內容物,做鋪平、打包等減積動作,裝成一大袋後交給回收車。分類倚靠民眾自力,盡量別轉嫁到給回收商或清潔隊做。另外,台中市清潔隊不回收複合性材質的真空包裝塑膠袋的問題,如:含鋁咖啡袋、含紙餅乾袋。 (陳秀玲股長)

Q:常見塑膠製品標註「耐熱至*℃」字眼,但毒素是幾度開始釋放?攤販業者常堅持裝湯製品耐熱無虞,政府是否可進行相關宣導以改善?
A:製品標註的溫度數值是其最佳耐溫性,不過毒素釋放值沒有確切數據,盡量不要超過該產品的耐熱溫度,避免影響塑膠本身的穩定性,材質發生變化,便有塑化劑釋來。民眾外食時,除了期待糾正攤商觀念,也應自保,避免使用塑膠製品。(江康鈺教授)

論壇尾聲,分享者紛紛提出結論,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張明純副主任表示,與會者更深一層認識塑膠後,更應體認「源頭減量」重要性;小事生活˙無塑生活實驗空間洪平珊負責人認為,廠商的利益都是消費者給予的,改變自身生活及消費習慣必能達成減塑;台中市環保局廢管科陳秀玲股長期待更多市民能配合政策推動,如:自備餐具及環保杯;環境署資源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李守謙組長表示,資源回收是最末端的解決方案,且過程耗能,應回歸「源頭減量」。

中央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江康鈺教授認為,消費前應反問自己真的需要嗎?政府在資源回收也仍有進步空間;主婦聯盟台中分會謝文綺主任表示,拒絕不適用的東西,並支持較符合環保概念的替代性產品,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此論壇的多元主題,激發不同領域的觀點思考,也完整了民眾對塑膠風險、塑膠回收的背景知識,期待全民翻轉用塑思維,落實源頭減量。

請見:無塑論壇平台  交流塑化風險、減塑實踐及回收現況 (上)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