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電自己省 從日常生活中積少成多(下)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

自己的電自己省 從日常生活中積少成多

本會於2016年6月及7月,各辦理一場「自己的電自己省」工作坊(一梯次為兩天),邀請節能相關師資主講,讓民眾在艱澀的能源議題之外,能更生活化的習得減碳、省電、省荷包的概念與做法。

認識能源類型  一探綠建築原理

邀請永和社大專任講師、綠色陣線聯盟研究員林學淵,分享能源概念與綠建築手法運用。能源分為初級與次級,初級包含再生能源(太陽/風力/水力/海洋/生質/地熱能)以及非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氣/煤炭/核能),而次級能源則為電能/汽油/瓦斯等種類。

我們常談的綠色能源,即是永續能源,除了開發再生能源之外,節能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講師再提及台灣能源概況,我國76%電力來自火力發電,燃燒時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且97%燃料倚靠進口。我們為島型獨立電網系統,無法藉由國外電網支援輸入電力,對台灣來說,小而美的配電模式最為理想,若能完善建置分散型電網、智慧型電網,便能降低大區域停電、配電耗能、電量多產分配問題,亦能透過數據達成有感節電。

暖化及氣候變遷問題嚴重,全民皆應建立低碳節能的生活模式,省電最高指導原則為降功率(更換省電產品/降低耗能成本)、省時間(減少使用時間),從家居出發,綠建築便是友善環境的生活方式體現,講師以太陽圖書館、成大綠色魔法學校、高雄科工館樂活節能屋為例,不外乎為利用大片採光設計、自然對流(平流出入口、熱上升路徑)設計、屋頂及外牆防熱(隔熱材)設計、雙層門窗設計、內外遮陽設計等原則。

由建築外殼進入室內的熱量佔96%,其中窗戶佔57%、外牆佔17%、屋頂佔22%,住屋應減少熱源進入,講師建議:

  • 善用屋頂隔熱材
  • 搭配內外遮陽裝置,阻隔熱輻射,如:隔熱塗料、設置外廊道。
  • 設置雙道門或雙層玻璃,玻璃窗貼隔熱片,阻隔熱傳導。
  • 妥善設置氣窗位置,以利自然對流通風。
  • 有餘裕及屋頂條件者,可加裝太陽光電板。
  • 利用植栽或屋頂花園,調節溫度。

節電方面,更換省電照明設備、養成省電習慣之外,講師也提點了民眾不易注意之處:

  • 冷氣室外機務必加裝遮陽板。
  • 視冷媒管舊損狀況,應重新包裹隔熱材料。
  • 使用有開關的插座或裝設定時器,控制待機電源/電器的用電時間。
  • 加裝用水加壓馬達,控制開關以節省馬達用電。
  • 大型電熱水器的溫度設定指標為50度C。
  • 檢視浴室排風扇的排氣管銜接狀況,確保妥善將濕氣排出。

順應自然減碳排  打造無欲又宜居的住家

再由國家建築金獎得主謝孟霖,主講家住節能屋,分享減碳概念及自身改造家屋經驗。講師曾是碳排貢獻量極高者,愛開(快)車、高度物質購物消費,但當意識到碳排嚴重性後,他開始轉變為低碳提倡者,離開職場、打造綠房子、在家自種農園,傾向需要重於想要。

聯合國第五次氣候變遷報告指出,2012年全球二氧化碳年總排放量已達490億噸,氣候變遷加劇,減碳刻不容緩。事實上,節能比開發新能源更重要,幾乎沒有任何能源取得不須排碳,包括製造風力發電機、製造光電板,都會留下碳排、污染。種樹多少能消耗好幾噸溫室氣體,卻追趕不上全球碳排速度(需要20個地球的土地種樹,才能消耗目前碳排量)。在這樣的狀況下,人類要降低耗能,可以用什麼型態度日?唯有節能綠生活,才能減緩暖化。

謝講師目前的生活方式為:不泡茶不泡咖啡(保護森林)、不喝包裝飲料(只喝白開水)、一年只剪7次頭髮、10年來沒在新添購衣服、4年來只買過一雙新鞋、遠離塑化劑/起雲劑相關用品、每月開銷低於5000元(包括水電瓦斯、電話費等開銷,不含交通費)。生活模式之外,如何將無欲體現在所居住的建築上?

先看台灣地理氣候條件,是為海島型氣候,溫溼度較大陸型地區高,多颱風、地震,夏季熱而雨水充沛,洋流也讓台灣多處全年溫暖潮濕。台灣太多建物使用水泥,比熱小、散溫慢,謝講師認為應以「隔熱剩於散熱」為原則,他剛接手位於八卦山腰的房子時,其缺點為暗、濕、不通風,改善方法如下:室內採極簡白色調,增加門窗面積、透光材質,以加強採光。利用靠山壁的特性,微調溫濕、縮小冷暖變化幅度,撿拾廢材、製作外遮陰,減少建物吸收熱度。

降溫重點在於原屋頂70公分上,加蓋第二層屋頂,原牆壁內外20cm處,再加蓋牆壁,這些中間的空氣層都可做為調節,避免日曬直接加熱建物溫度。更製作玻璃通風塔(百葉窗型),利用熱空氣上升原理,讓冷熱空氣自然對流。屋頂加裝太陽能板,除了發電供給台電之外,也有一定的隔熱效果,另有雨水回收裝置及大面積的自耕農園,也為這座節能屋點綴、加分不少。

謝講師表示,目前其住家成果為: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低於500ppm、相對濕度低於70%日數達300天、年耗電約5000度(年自產電4千多度)、年秏瓦斯約50公斤、年秏自來水約350度。課末建議,許多學員或許無法大規模改造、翻修舊有建築體,但可從「掌握對流出入口設置」、「保持通風」、「增加外遮陽」等要點著手。

招招節能  省電超上手

再由能源規劃顧問、《省水、電、瓦斯50%大作戰:跟著節能省電達人救地球》作者黃建誠,主講實際的生活省電作法。講師也先拋出幾個問題,並打破常見迷思:

  • 夜間用電較便宜→正確
  • 電器不使用時,務必拔除插頭。→養成關閉習慣,可省下3-11%電力,但不要關閉後馬上拔除,並使用開關控制式裝置,否則頻繁拔插將造成損壞及危險。
  • 不開冷氣,以同時使用多支電風扇的方式,降低室溫。→效果並不會更好,風扇的功能是製造空氣的循環。
  • 使用冷氣「除溼」功能取代「冷氣」功能→不正確,除溼之後仍要開冷氣,才有降溫效果。
  • 隨手關電省更多→不正確,省電燈泡會因頻繁開關而減少壽命,至少10-15分鐘以上不使用才關閉。
  • 暫時離開冷氣房,即關閉冷氣。→不正確,暫離無須關閉,提高溫度或改送風功能即可。

較高瞬時消耗功率的電器有電鍋(1000w)、冷氣(2000w)、電熱水器(4000w),利用「表燈非營業用電電費分析表」(如下圖),搭配電費單1,我們可了解自家每月用電度數落點。此為累進費率技法,電力使用越多,單位電價愈高,表中計費度數需加倍來計算(因一般住宅兩個月抄表、收費一次)。大樓社區住戶則另要注意公共用電分攤,留意分攤戶數是否正確,避免如200戶攤1200戶電費的狀況發生。

平均來說,一家四口模式的家庭,雙月平均用電度數落於500度,若當期用電量與去年同期比較後,有省電者可適用台電節電獎勵措施2(2014/8/1-2016/12/31),一度電可獲得0.6元獎勵金(每期獎勵金低於84元者,按84元計算)。

講師分享日常節能撇步,空調的部分,室內冷氣與風扇的配用得宜,再設定適當溫度(26-28度),即可省電又降溫,風量多可讓冷度更均勻。除了選用變頻機型,也應根據需求決定機數與模式(1台1對1、2台1對2、1台1對4)。妥善置放室外機位置,選在通風處、預留散熱空間,並搭配遮陽措施,更應每半個月清洗濾網,可省2-5%電力。

其他提醒如:電腦未使用時,設定休眠模式;恆溫型熱水器最低設定溫度為37%;每日耗電1.98度的飲水機,可加裝定時器,或改用熱水瓶較為省電。

最後提及,「通風」也是節能適居的要點,先讓室內通風再開啟冷氣3,降溫速度快也較省錢。留意室內風動流向及開口配置4,讓通風更流暢,也避免排油煙倒灌問題;「隔熱」亦為降溫省能要點,善用屋頂隔熱材、玻璃隔熱貼、綠地植栽等手法,大幅降低室溫。

註1:電費單上的「底度」,指的是基本電費,若每月用電度數在20度以下,即以20度計。因一般用電戶每兩個月繳一次電費,因此一期底度為40度。

註2:節電率計算公式:[ (去年同期總度數/去年同期用電日數)─(本期總度數/本期用電日數)]/(去年同期總度數/去年同期用電日數)*100%

註3:室內空調有換氣系統,但汽車空調沒有,因此開車期間應將窗戶將做開縫為佳。

註4:浴室的照明與抽風功能,分離為佳。

→自己的電自己省 從日常生活中積少成多(上)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