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新世代,自煮樂悠遊

您在這裡

作者
文:關文華 / 本會實習生、賈勇 / 本會實習生
 
香港人來到台灣,品嘗可口的道小食當然是其中一個主要活動,而且身處小店、夜市和餐館林立的台北街道,我們才不願意大費周章去烹調每天的飲食呢!可是,當我進入一間餐廳時,總會看到不少的本地青年在外「覓食」,大部分屬於18至34歲的典型「外食族」。跟我這個短暫留台的「外邦人」相似,他們因種種理由「被迫」放棄烹飪,例如租屋外住而缺乏煮食設備、節省煮食時間去應付考試或工作等,因此三餐變成一個吸收能量以應付生活所需的過程,講究快、便宜和簡單,而參與「廚房新鮮人」則讓我決心買個走進廚房,自「煮」一個不一樣的在台生活!
 
成熟自主的合作社 培育自煮成熟的新世代
 
這次的廚房新鮮人自煮活動,是由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公館站合作社所舉辦的。主婦聯盟的合作社在台灣已經營運作了20多年,致力推動社員間的互動,互相學習實踐低碳生活。這次公館站請來有一位有多年煮食經驗的社員林曼芬老師,就是為了傳承低碳的煮食技巧。參與者有的在外一個人租套房,有的則住在大學宿舍,煮食設備都很簡單。所以,這次課程曼芬老師主要是教我們如何用電鍋煮一飯一菜。不過像我們這種在租住的房子連電鍋都沒有的人,老師和上課的學員都積極討論,最後大家建議應因時制宜,並建議我用一個大鍋蓋住另一個鍋子蒸煮,恰好發揮合作社的精神,透過共學和合作,實踐省錢、適量和新鮮健康的自煮生活。
 
惜食取材 認識食物
另一方面,合作社一直堅持與在地農友合作生產友善土地的新鮮蔬果食材,為讓此理念帶到這次活動當中,課程的食材和調味料均為合作社提供的產品。在烹飪之前,曼芬老師先教我們如何選擇食材,這部份確實讓我長知識了。
 
你知道蘿蔔可以有兩枝腳嗎?那可不是壞掉喲,而是不能在大市場找到的格外品,新鮮可愛;煮炊飯沒白米怎辨?可以用糙米喲,煮起來一樣好吃,而且營養比白米更豐富。雖然,我在香港也不時下廚,卻不知道食材之間可以相互利用作替代品。聽其他社員分享時才知道,原來有些台灣年輕人連食材原本的樣子也分不清楚,因為我們只記得每天放在便當裡的煮好的菜。故此,在合作社學習烹飪同時,我也很感恩認識了食材相關的小知識。
 
動手做,了解自煮對自己的好處
 

曼芬老師今天教我們做的兩道美味料理分別是:豆豉蒸排骨和菇菇時蔬炊飯,動手做的過程中還教導我們這群廚房新鮮人了解有關自煮對自己和環境的好處。
 
這兩道菜不只聽起來很簡單,原來料理的方法也十分簡單。以豆豉蒸排骨為例,材料包括肩胛排1包,豆豉1大匙,蒜頭1大匙,青蔥1大匙,調味料就包括豆麥醬油2大匙,酒2大匙,砂糖2大茶匙,地瓜粉1大匙。材料和調味料準備好之後,首先是將肩胛排以調味料﹑豆豉﹑蒜頭拌好後放冰箱冷藏,約三十分鍾後再次翻面拌好,醃漬時間共計約一小時。之後,在電鍋外鍋放一杯半的水,將醃漬好的排骨放入電鍋,開關跳起再燜10分鍾。最後,起鍋後灑上蔥花即可。沒錯,烹飪步驟的確簡單,味道也十分不錯喲。
 
過程中,老師不斷給予我們這群廚房新鮮人機會去嘗試拿刀、洗菜、切菜等等,還細心地在旁指點迷津,教導我們如何安全地自己煮一道美味的料理。期間我們和老師、其他學員有說有笑,還聊起了日常生活的一些趣事,因此大家相處的時間過得十分快。
 

在等後的時間裹,老師也分享了有關自煮對自己和環境的好處。我們聽完後才發現,原來自煮不但對自己有好處,還可以做到減碳和學會珍惜食物,變相保護環境,真的是獲益良多。
 
有人說烹飪是文明之始,懂得用火煮食讓人多出時間建造社會;現在文明逼我們放棄烹飪,文明會否隨即崩解?還在食高食物里程、含農業外食的你哦,地球環境正被人類文明所破壞,而自煮生活讓我們重新認識食材,給我們權利選擇適量和在地的食材,所以我們還在等什麼?我現在也在等,在廚房等待食物煮熟囉。
 
 
 
 
 

 

環教資訊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