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對抗氣候變遷,從自煮生活開始

您在這裡

作者
文:沈寶莉 / 本會資深專員
6月24日,一群台大學生及本會實習生一同在本會的廚房「自煮午餐」。大家拿著自己剩下沒有用完的食材來到基金會,從一開始彼此不認識,到結束時彼此交換臉書帳號相約下回吃飯,體驗食物能超越族群、語言等的限制。
 
氣候變遷,正在餐桌上發生
談到氣候變遷,你可能會想到北極態沒有冰,又或者要隨手關燈。以上都對,但其實氣候變遷也跟我們的餐桌很有關係。
 
還記得2016年會下雪的1月、去年9月3個排隊來的颱風、可以穿短袖的冬至嗎?這些極端的氣候讓農人和田間作物飽受挑戰,而消費者也必須要在賣場和菜市場間拼命搶菜、囤菜,以對抗波動不斷的菜價。但是這些極端的氣候成因,卻跟你我日常飲食生活的方式息息相關,因為我們每個決定都會影響著溫室氣體是否繼續增加。包括我們選擇買什麼食物、如何烹煮、如何保存和使用等。
 
食物和環境息息相關,而糧食生產的方法和飲食習慣也會直接及間接製造可觀的溫室氣體排放,學者曾推估2012年的溫室氣體總釋放近20-30%是來自現行的食農部門,聯合國農糧組織更指出全球食物浪費的碳排放相等於全球人為碳排放的8%。因此,改善消費和飲食習慣可間接減少食物整體供應鏈所產生的碳排放。
 
誰浪費最多食物?
談到食物浪費,大部份台灣人都覺得很可惜,更認為最大宗浪費都應該是由企業、財團造成或於產地發生,不太可能是自家餐桌產生的。台灣目前尚無各部門食物浪費的基礎研究或數字,但從去年台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研究團隊以亞太糧損資料庫APIP-PHLOWS數據推算的資料可見,台灣一年糧食總損耗至少373萬噸,相當於全台每人平均年損耗158公斤,大約每個台灣人每天浪費1個便當的食物。而令人驚訝的是,超過六成多的浪費均集中在通路至消費者的階段,也就是台灣食物浪費的最大宗者,也許就是你和我。另外,由於每一個糧食生產的階段都會產生碳排放,越接近消費端的食物浪費,所產生的碳排放就越高,變相加劇全球暖化的問題。
 
食農教育,減少食物浪費的效益大
食物浪費的問題已經是全球各國近年來急切希望解決的問題。最近英國大型超市Sainsbury發表一份研究曾指出,相對55歲以上的人,18-34歲的年輕世代因為不懂煮、不懂得計劃消費較容易產生食物浪費。英國前政府顧問、廢棄物與資源行動計畫(Waste and Resources Action Programme,WRAP)執行長古德溫(Liz Goodwin)更指出「我們有許多世代受過學校教育,卻不曾受過烹飪技巧和家庭經濟訓練,這些人對有效期限特別敏感,例如午夜前1分鐘可以吃,午夜後1分鐘就不能吃。我認為,不教孩子烹飪,絕對會造成食物浪費。」
 
另一方面,近年積極面對食物浪費問題的國家——丹麥更指出學習烹飪能有助國家有效減少食物浪費。Copenhagen House of Food傳訊經理Rikke Bruntse Dahl指出「不論成長環境,大部分丹麥人都具備基本烹飪技巧,並且懂得烤麵包。煮飪令人更容易善用剩食及掌握正確分量,並且利用冰箱內的食物發揮創意。」Stop Wasting Food的創辦人Selina Juul更強調丹麥成功推動減少剩食,其中一個原因是丹麥對自家生產的食物感自豪:「減廢不只是減廢,而是對食物、農夫、動物、勞動者、資源的尊重。」
 
由這些國家的例子可見,讓年輕世代儘早了解食物的來源、認識本土生產的食物,學習烹飪技巧和產生對土地、資源的尊重,確實是減少食物浪費、實踐低碳飲食的重要途徑。
 
不過,多數人都是在為人父母之後才覺得飲食、烹煮是一件重要的事。回顧台灣年輕世代的學習環境,學校多半著重學生的術業成績,除了部份國小自主推動食農教育外,國中、高中已難以看見烹飪課程的蹤影。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大學校園雖然比國高中的開放度高,學生的時間也較自主和有彈性,但大學卻尚未要求學生修讀與飲食相關的課程,而且經常以安全為由禁止學生於校園或宿舍內烹煮、租屋環境也都缺乏煮食空間。
 
我們曾在年初以問卷方式訪問4百多位台灣大學生,當中5成多的同學住在沒有烹煮設施的地方,其中一半人是住在校園宿舍。最令人驚訝的是,這5成多的學生裡,超過9成的人回覆「我很想煮」!這些資料印證了我們的想法,也讓我們感到難過,因為我們的環境竟讓年輕人失去人生中最好學習飲食教育的時間,同時讓他們只能被迫在難以接觸食物的情況下成長。試問他們如何在進入社會或組織家庭後照顧家人的飲食健康、保護下一代的飲食安全,更怎樣有可能對環境、生態,甚至食物所造成的氣候變遷議題有感呢?
 
青年自煮,自煮青年
有見及此,我們希望在2015年開始推動大學生自煮運動,嘗試與不同的大學生社團共同摸索出一套可以讓飲食議題再進大學校園的模式。最後,我們發現學生們其實比較喜歡能讓他們動手料理、一同吃飯,再搭配不同飲食議題的課程活動。與我們合作的交大人文系學生張昕妤更為這樣的課程下了很好的註腳:「就算腦袋忘記,好好吃飯,胃會幫忙記住的。」就算是看似嚴肅的飲食、食物浪費甚至氣候變遷的議題,都能透過講者帶領大家動手做的過程中,以味道、炒菜的聲音、大家的吃飯時的互動等產生連結。
 
撰寫《烹》一書的麥可‧波倫也為自煮這件事情做了很好的提醒:「(自煮)到底選擇了什麼?在眼下這少有人非得下廚不可的時代,作出這樣的選有如向專業分工表示抗議:反對全然理性化的生活,反對商業利益滲透進入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縫隙。為了烹飪的樂趣而下廚,挪出部份的休閒時間下廚,等於在宣告我們是獨立自主的,未受控於企業……我發覺,烹飪給了我們在現代生活中鮮少擁有的機會,使我們可以自食其力,並扶持我們所餵飽的人。如果說這不叫『謀生』,我不知道什麼才是。」
 
所以,透過自煮,我們希望人們能翻轉現有的人們和食物間的關係,即從被動等待被耗能、高碳排的工業式生產的包裝食品或速食餵食,然後又棄之無感的情況,改變為主動以料理來認識在地的食物生產者、了解每一種食材的來源和去向,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和飲食選擇。更重要的是,透過共食讓個人對飲食的認知能透過社群互動彼此看見、累積和傳播,以鞏固及擴展社群發展低碳飲食的影響力。
 
每天我們都有3次機會為自己的飲食負責,將「食」的權力握在手中,讓飲食成為可以對抗氣候變遷的力量,你也可以跟著我們這樣做:
 
1. [吃在地] 購買食物前,思考食物從哪裡來,盡量選擇在地生產的食物;
2. [動手做] 為自己動手準備餐點,反思工業化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成本;
3. [惜食物] 珍惜每餐食物,並以計劃消費、冰箱管理來減少食物浪費;
4. [學種菜] 在家裡的陽台種菜,增強面對異常氣候的韌性;
5. [支持友善農業] 支持生產以友善土地的方式耕作,確保永續的生產環境資源;
6. [共煮共食] 讓個人對飲食的認知能透過社群互動彼此看見、累積和傳播。
 
請跟我們一起行動,打破青年不自煮的困局,讓我們的下一代能重拾餵飽自己和他人的「謀生」能力,直面食物、土地、環境和氣候變遷的問題。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