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省能特輯】煮飯一餐不用電
您在這裡
在 2013-05-01 發表
今年的母親節要不要有別於以往每年來用不同的方式慶祝呢?要如何不同呢?那就是”不用電”煮飯團聚!
今年309有十多萬人出來街上開始行動開始發出聲音,說我們不要核電,但之後大家有沒有想過要如何繼續行動?是否很多人不知道每天的生活中如何行動才好?今年母親節我想要跟大家分享我在家做的反核行動,非常簡單但卻含有很大意義的行動喔!
煮飯不用電
很多人長久習慣用電鍋或電子鍋來煮飯。不過煮飯一定要使用電才能煮嗎?不是!我們祖先過去好幾千年,不使用電也能煮好飯喔!
煮飯方法:
以3杯米為例,使用瓦斯爐烹煮。米越多,煮滾之前的時間較長,可拿捏轉小火候的時間調整。
1) 鍋子(不鏽鋼、陶鍋、鐵鍋等)
米:水=3:3杯半多一點(約1比1.2)
洗好的米靜置30分鐘,與水放入鍋子。蓋上蓋子開中火煮到滾,接著轉中小火煮15分鐘;中間要稍微把米攪動一下才不會燒焦;最後熄火悶燒10分鐘。(烹煮時間約22分鐘)
2) 壓力鍋
米:水=3:3杯半(約1比1.1)
洗好的米靜置30分鐘,與水放入壓力鍋。開大火煮到壓力指示升起大約7分鐘,加壓轉小火煮3分鐘,熄火後再悶燒10分鐘。(烹煮時間約10分鐘)
快用家裡現有的鍋子來試試看,上述兩種方式煮的米飯比電鍋、電子鍋煮得又快又Q,很好吃喔!最好可搭配計時機一起烹煮。還可以使用悶燒鍋、太陽鍋來煮飯喔。
為何不用電煮飯很重要?
1) 發電原理的瞭解
火力發電與核能發電用的燃料雖然不一樣,但原理是一樣的。發電廠它們的主要工作都是“煮開水”!我們想想家裡燒開水的時候,水煮開後水壺蓋子會因為大量蒸氣而開始動。發電廠的原理與家裡的水壺一模一樣。發電廠利用很大的容器煮開水,利用它發出的水蒸氣推動渦輪運轉馬達而發電,拉了幾十、幾百公里冗長的電線,才能把電送到家戶供給我們使用。發電時候已經煮過一次的水,再來送電過程也會損失很多電,到了家裡再一次用電煮開水,是否合理?當然不合理!同樣,如果家裡已經有瓦斯爐,卻還用需要電才能煮水的開飲機也可以說是一種不合理的用電方式。
2) 多吃米飯提升糧食自給率
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僅三成。雖然主婦聯盟合作社有喜願小麥,但台灣小麥的自給率幾乎零。從原料(白米與麵粉)來看,我們在家裡煮飯比烤麵包更簡單又實惠,食物里程也可以縮短。先有的優先,產地自消,我們多吃台灣米吧!
3) 有效的節能又好吃
聽到"節能"大家想到的是"隨時關燈"、"不開冷氣"等。不過我們是否忘了可以更有效的節能。像電鍋(800W)、開飲機(800W)等消耗電量比電燈(20~60W)多了好幾倍,且若要看書,利用瓦斯爐的火也無法看書,但如果要煮飯利用瓦斯爐的火就可以煮了,為何特別選定只能使用電呢?除了上街頭之外,我們從每天每餐就可以做到的事情開始行動吧!
好處多麼多!
從小接受和平教育,雖然知道核能是不好的東西還是好幾十年我沒有任何行動。我反省了自己,也改變了自己。這三年我家漸漸地改變,現在我家廚房不見了電鍋、電子鍋、熱水器、微波爐等"以電加熱"的電器。剛開始還因為擔心我失去原有的方便是否會讓我的生活變得不快樂,決定前是需要有點勇氣的。
核災後考慮了幾個月,我第一個決定放手的是微波爐。失去之後發現,一杯200cc的牛奶使用小鍋加熱只要1分20秒。又發現用鍋子加熱的牛奶比微波爐可以保溫更久。接著我第二個放手的是電子鍋。失去之後發現,只要20分鐘可以煮好飯,比電子鍋少一半的時間就可以煮飯。又發現原來用壓力鍋煮的飯冷掉也很Q。
第三個放手的是電鍋。失去後我發現,只要訂主婦聯盟的新鮮一籃菜不需要太複雜的做菜方法,我在廚房的時間也可以減少很多,苦惱菜單的時間也減少很多。新鮮的菜只要燙一下、烤一下就很好吃。吃肉的比率也變少,相對家計開銷也變少了,更開心的是我的體重也減少了。因為有好吃的菜,老公回來的時間也愈來愈早,我們家現在飯菜幾乎都不用再重覆加熱。如果還是需要加熱,用大鍋鋪個籃子一次就可以蒸好食物。最後,我放手這些後,廚房空出來一個空間。在這裡我們放了煮咖啡的工具,老公開心地泡咖啡給我喝,讓我得到每天早上很香、好喝的咖啡時光。
我就是個蜂鳥。但我覺得,我是個很幸福的蜂鳥。因為我的每天生活有個目標,為了達到非核的社會,我每天的生活都要有連結。日本的研究者估計,一億一千萬人口的日本,每天為了使用電子鍋要2.5座核電廠的發電量。24小時保溫的熱水壺需要3座核電廠。停止核電廠之前,我們先做我們能做的事。我很希望今年的母親節成為一個從廚房開始改變的好時機。
廚房的非核行動,母親節快樂!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