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餘 食物浪費的真相
您在這裡
延續去年,鼓勵民眾在逢年過節也實踐生活環保的精神,2015年2月再度開辦年節系列講座,針對飲食與清潔提供綠色觀點與年節新意,兼顧健康與環境永續。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沈寶莉秘書談「年年有餘 食物浪費的真相」,來自香港的她,說明該問題在全球及台灣的嚴重性,分享日常源頭減量的方法,也介紹各國解決廚餘量的社區案例。
當食物變成垃圾
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統計,全球遭丟棄率最高的食物種類為根莖類(45%)及蔬果類(45%),其他依序為穀類(30%)、海鮮類(30%)、肉類(20%)、乳製品(20%),亞洲常因鼠害及潮濕損失穀物,歐洲多為水果。
若將全世界可食用的食物量比喻為3碗飯,被浪費的量即有1碗之多!而根據天下雜誌報導,每人每年平均產生96kg的廚餘(佔17%的糧食供應量),等於每人每日產生260g 廚餘量,換算為金錢,等同一個家庭每年無謂的耗費了3萬元的費用。觀看「台灣剩食之旅」紀錄片,食物浪費並不只發生在被消費者購買、烹煮後的丟棄狀況,光是生產及運輸的過程,就有許多可食用食材遭淘汰。
食物浪費可分為四階段,生產方面,農民為符合中盤商的規格需求,如便利商店的尺寸統一的水果、與速食店漢堡相同直徑的番茄等,便捨棄許多過小或過大或賣相不佳的食材。而漁民在捕撈漁獲上船後,便挑揀非少刺多肉的魚投回大海中,這些魚類的存活率近幾為零;倉儲運輸方面,許多食物因運輸冷藏技術有限、運輸速度延誤而浪費,如斷掉的冷凍薯條、海關中定期清除的無人認領乾貨(人參、鮑魚)。也可見到許多廠商寧可索取食物保險理賠,也不取購延遲入境的食貨;銷售方面,超商報廢食物、餐飲業過量採購,以及果菜市場清除早晨七點前未賣出的「不新鮮」蔬果,都是為人所知的狀況;消費方面,許多消費者擁有買過量、沒煮就丟、外食不打包的不良習慣。
食物浪費及驚人廚餘量帶來許多環境問題。2003-2012年間,平均每年有33%的廚餘摻混入一般垃圾中,且八成為生廚餘(未烹煮的葉菜果皮),以2012年7百多萬噸廚餘為例,此量已可堆疊成1萬3千多座101大樓。高鹽高水的食物垃圾送進焚化爐後,將致使爐內溫度難以升高,其化合物易生成戴奧辛,另有都市廚餘在郊區處理、北廚餘南堆肥的運輸成本問題。被浪費的除了食物本身之外,也包含其所附帶的環境成本,如丟棄一公斤的牛肉等於浪費6.5至7公斤的穀物及大量的水,多年來增加33億噸溫室氣體,相當於開了數億年的冷氣。
從生活實踐源頭減量
在台灣,許多廚餘量因政策緣故而無法徹底被回收,環保署表示「由於各地資源、環境特性及處理設施不同,廚餘分類及再利用方式係因地制宜,由執行機關自行評估辦理。」環署無法強制要求各地環保局執行廚餘堆肥事宜,白費民眾辛勤分類的心血;非委託環保局做清運的私人公司,常將將垃圾直送焚化廠,此亦無法可管。再者,多個掩埋場即將退役,生質能源沼氣發電的發展速度緩慢,都是廚餘問題無解的因素之一。
政府管理後端不力,除了相關團體與全民共同監督外,精明的消費者應做好源頭減量,進行計畫性消費,避免過度購物,將打量如何消耗快過期食物的功夫,用於思考購買哪些適量食物。而現今打包風氣漸盛,參考中國的「光盤運動」,外食族也可力行自備餐具帶走剩餘食物的行動。
冰箱不是大胃王,民眾應戒掉塞冰箱的習慣,講師介紹冰箱管理學,建議箱內物件保持八分滿狀態,箱內每層依序擺放不同食用期限的食物,箱外也可貼有紙條備註有何食物,省去尋找食品的程序,皆可達到「食盡」也減少電力高耗損。
食材完全利用也是一種有效實踐,購買非慣行農作物,如洋蔥皮、馬鈴薯皮可再利用煮成湯,吃不完的年菜也可發揮創意再料理,如蔬菜蘿蔔糕湯、紅豆年糕湯。講師分享私房剩食料理,如油炒乾麵包、菜心及小黃瓜皮熬湯底等。
消費者應秉持「吃在地、食當季」原則,支持在地小農商品,參與農夫市集,直接跟農夫買、了解其生產理念;參考「台灣好食」相關資訊,購買當季盛產的蔬果,避免消耗地力,也別因食材的外貌,誤判了它的美味,藉由惜每餐、吃當季、少吃肉、挺小農、聰明煮,改善剩食問題。
他山之石 社區力量大
在講座尾聲,講師提供許多減少食物浪費的店家及社區案例:
- 食在地台灣素食堂:位於台北錦州街的店家,專收購所謂外貌不佳的在地食材,並製成餐點。
- 美國零垃圾餐廳(Sandwich Me In):因採取確實回收、產地直送無包裝、食材完全利用(雞肉做漢堡/雞骨做煲湯/雞皮做沙拉)等行動,2012年開業以來,只產出約4公斤的垃圾。
- 葡萄牙的醜蔬果專賣店(Fruta Feia):收購賣相不好的作物,使其上架,協助改善農民經濟、減少浪費。
- 法國的醜蔬果行銷計畫(Intermarché):七折售賣,也將這些蔬果製成果汁或湯,證明其滋味與正常的蔬果無異。
- 香港「食物放提」社群(free food flow):使用者上傳貼文介紹剩食(包含口味、來源、有效期限等資訊),供有需求者認領取走。
- 美國剩食app(Flashfood):飯店和餐館在打烊時仍有剩餘食物,可以發通知給網絡中心,網絡中心收集剩餘食物再分發給社區服務中心,民眾也可透過該應用程式,召集鄰近的人共食。
- 香港「食德好」計畫:讓二度就業婦女進入市場回收剩菜,一部分供給需要的弱勢團體、一部分烹煮成職訓中心學員的餐點,廚餘供給農場做為堆肥,創造綠色經濟與就業機會。
- 台北「人生百味」計畫:年輕團隊設計「把回收拿給阿公阿嬤」地圖網、發起收集剩食烹煮成遊民餐點的「石頭湯計畫」。
- 公糧米大變身:因需求降低造成公糧爆滿,恐全數製成飼料,在嘉義則有公糧米由米穀粉加工技術製成米蛋糕米、麵包的案例,推動在地綠食育,體現地產地銷。
- 食物銀行: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長方荷生打造「臻佶祥幸福食物銀行」,服務比例漸高的低收入戶及高齡獨居長者家,募集並提供奶粉、米及衣物等生活物資。採會員制,每月配有固定點數換取食物,並可透過投入社區公共服務換取額外點數。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