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2024 綠桌遊志工教案培訓工作坊
您在這裡
2024/4/15 ~ 4/16,我們啟動為期兩天綠桌遊教案工作坊,希望透過教案設計、演練等方式,讓志工們快速的進入到綠桌遊的教學世界;並結合本會一直以來積極倡議的能源與食農教育議題設計課程,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與本會共同發展教育與倡議行動,成為環境保護的推手。
用桌遊自我介紹:從淨零轉型到綠生活的實踐
因應氣候緊急的時代,淨零的浪潮已經席捲全世界,台灣也參與其中,並由國發會提出十二項淨零戰略;在眾多戰略中,與我們最有關的就是淨零綠生活。
作為開場,本會李組長運用基金會的生活實踐家卡牌,讓大家快速地認識到與我們生活有關的節能減碳小訣竅,更透過小遊戲,讓大家互相認識彼此,也認識彼此平時在日常生活實踐的節能減碳的行動。
圖四、本會李孝濂組長與大家介紹淨零綠生活
環教也能這麼玩
桌遊作為教具,看似侷限在一個方桌上,但卻能運用多元的想像,為每場相聚的場合製造精采的互動。我們邀請到中華民國遊戲教育協會的南瓜妹老師,帶領志工透過簡單的思考框架,發展出有趣的敘事,讓志工可以在每場教學活動中,快速地讓參與者投入。
圖五、南瓜妹老師介紹敘事結構
南瓜妹老師也帶入現在正夯的 AI,運用 CANVA 這個線上製圖工具,讓學員可以用簡易的方式,生成各種風格,符合需求的圖文教案,為教學活動提供活力。
圖六、南瓜妹老師示範如何用AI繪製教具
甚至,婚禮上常見的互動遊戲,也能應用在環境教育中!南瓜妹老師透過 Kahoot! 進行現場互動,學員們玩得不亦樂乎。多媒體與線上資源的結合,讓傳統環境教育的框架得以突破,展現更多元的可能性。
綠桌遊教案案例示範:綠色飲食
一天三餐,代表我們一天有三次改變地球的機會。綠色飲食一直是基金會的重要倡議。面對氣候危機,選擇在地食材並減少食物浪費,不僅能降低食物產銷過程中的碳足跡,也能保障自身健康。
資深志工講師吳素美老師以「飲食紅綠燈」教案,示範如何引導參與者從每天的飲食選擇中學習環保意識。她將食物分為紅燈(高油、高鹽、高糖的加工食品)、綠燈(原型食品,少油少加工,適合每日攝取)與黃燈(介於兩者之間,可適量攝取)。
圖七、吳素美老師介紹飲食紅綠燈概念
結合「國王的早餐」桌遊,玩家需精算每道餐點的數量,拿得剛剛好才能得高分。透過簡單的遊戲,強化參與者的認知:每一餐的飲食選擇,都是為自己與地球負責。
圖八、學員們玩國王的早餐
教案工作坊(一):食農議題實作
在工作坊的最後,我們設計一段時間,讓學員能夠實地演練。透過分組、延伸綠色飲食的主題,我們希望學員能夠共同想像與討論,如果今天是自己上去教學,要如何針對不同的受眾設計教學方式,以及,自己在綠色飲食的主題中,特別想要扣連的核心價值。
圖九、學員們互相示範教學
學員也總結今天的學習,透過 10 分鐘的時間實地演練教案,與同學們互相砥礪,教學相長。
圖十、學員們將今天的經驗用自己的方式分享
用桌遊讓議題更有趣
第二天的工作坊,上半場我們邀請了阿普蛙工作室的林侃眉老師,運用阿普蛙開發的不同類型的議題桌遊,示範如何透過桌遊輕鬆傳遞議題。
圖十一、林侃眉老師運用練愛猜心讓學員們一起模擬日常情感情境
林侃眉老師首先運用了「練愛猜心」這款遊戲作示範。這款以情感教育為主題的遊戲,透過讓玩家模擬不同情境下,兩個人互動可能的情緒感受,並讓其他玩家一同推測,藉此分享彼此的看法。
圖十二、林侃眉老師分享教學要點
學員的家裡多半有青少年的孩子,在這款遊戲體驗中,不少學員們也反應,「啊,原來自己孩子可能是這樣想的」。在這個小小的遊戲中,不僅體會到桌遊如何結合不同議題的教育,好像也更加認識自己跟孩子之間的狀態。
環境教案資源設計介紹
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地球,環境教育的內涵隨著時間也會不停推進。在這個單元中,我們邀請本會的唐偉傑專員,透過他從學校時期擔任環境教育解說員、到與關渡國中老師合作能源教育的經驗來分享,我們可以如何理解「環境教育」的意義,以及如何取得相關的教學資源。
圖十三、唐偉傑專員與大家討論環境教育的意義
除了提供相關的資源平台,更重要的是,期待每一位學員都能思考環境教育對自己的意義,才能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透過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將重要的價值傳達出去。
圖十四、大家一起討論環境教育
綠桌遊教案案例示範:能源教育
除了綠色飲食,本會也將公民參與「能源轉型」作為因應氣候危機的主要倡議。我們與二十四位台北市民共同在關渡國中的屋頂上,建立了一座「干豆好」公民電廠,透過太陽光電發電帶來的收益,回饋給關渡國中,與老師共同合作設計一系列給學生的能源教育課程。
在工作坊的下半場,偉傑帶領大家試玩「電力管家」這套遊戲,也是本會在學校實際執行,給國中孩子的能源教育桌遊教案。
圖十五、透過電力管家桌遊認識日常用電
遊戲透過模擬採買家電,學員們可以認識電器相關的節能標章,用適合的資源換取更加節電、分數也更好的電器,也會從大大小小的事件卡中,認識到與「電力」有關的突發狀況。
小結只是開始
透過兩天的教案工作坊,學員們不僅學會了如何以桌遊為工具設計有趣且具教育意義的教案,更深刻體會到綠色飲食、能源轉型等議題與日常生活的緊密連結。
然而,這只是學習的起點。透過後續持續的聚會與公益推廣,本次參與的志工將成為這些重要議題的推廣者,無論是在學校、社區,還是家庭中,他們都會運用所學,設計更多元的教案活動,讓更多人能以輕鬆且有趣的方式接觸環境議題,實踐綠生活。
圖十六、學員分享工作坊心得
學員意見回饋
本次參與課程學員共 13 位,我們也透過問卷蒐集學員回饋,以精進活動設計。
整體滿意度高,認為對未來培訓有幫助:在 10 位回饋的學員中,對於整體課程平均有高達 4.9 分(滿分 5 分)的滿意度,同時也認為,這樣的培訓對未來的志工服務非常有幫助(平均 4.9 分)。
學員回饋亮點:許多學員表示,本次課程中他們特別喜歡桌遊如「生活實踐家」和「練愛猜心」,原因包括其設計實用、有趣且能連結志工工作,部分學員也提到:「生活實踐家可以幫助自省檢視自己居家節能、有感。」;「練愛猜心可以增進人際關係,有助於另一份志工工作」。
學員也認為將教案創作結合 AI 工具(如 CANVA)的教學方式新穎實用,讓人耳目一新。同時,學員也期待能夠在課程中有更多實務操作的時間,以進一步內化所學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