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溝通重蹈覆轍 推動食育才是根本

您在這裡

作者
文:呂佳育 / 本會執行長、湯琳翔 / 本會研究員
 
近年來各類食安風暴席捲全台,從塑化劑到頂新油品,從老是不合格的年節食品,到日常蔬果農藥殘留,無法放心、安心地飲食,成為了台灣多數民眾揮之不去的夢魘。去年5月蔡英文政府上任之後,也宣示推動以「食安五環」為主軸的食安治理架構革新,要從「源頭控管」、「生產管理」、「十倍查驗」、「加重黑心廠商責任」、「全民監督食安」五個面向切入,保障食品從源頭到產地都可以得到良好的管理。
 
 
跨域整合面對沉痾,公民參與強化透明
 
回顧這一年國內的食安政策成效,行政院食安辦公室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食安議題時常要面對衛生、農政、環保甚至教育單位間的跨域整合,過去時常因為部會間的敷衍塞責,導致食安的跨域問題在三不管地帶長期被忽視。如今食安辦在跨部會的溝通協調上顯得更加積極,並在溝通中堅持變革的決心。面對突發的食安事件,也會透過公民團體溝通會議,進行詳細的說明和報告。以及雖然去年底日食輸台政策調整引起輿論強烈批評,行政院仍願意舉辦與政策連結的公聽會,並透過網路直播和紀錄公開等方式,讓關心食安議題的團體和個人,可以了解及參與,以上的舉措雖然還有進步的空間,但已展現政府對於溝通和參與上的重視。
 
應盡快推動化學品流向管制,與生產端減藥管理
 
在食安五環的成效上,有些政策是民眾有感而且重視的,應盡速推動發展。例如於去年12月成立之毒物和化學物質局,過去許多食安事件肇因於非食品用化學品缺乏流向管制,被不肖廠商違法使用在食物製程中,毒化局在社會期待中獲得相當之資源而成立,未來在化學品的追蹤追溯及預防勾稽上,理應能夠建立更完善的化學品管理機制,以防杜類似事件再發生。
 
此外在生產管理部分,雖然在擴大食品追蹤追溯、推動分級品管上都有進展,但是在「導入植物醫師」制度上則顯得進度緩慢,在減少用藥的趨勢下,民眾會更期待政府在生產端的用藥管理能夠有更大的承諾與決心。
 
再者關於十倍查驗,政府應認清查驗本身並非目的,查驗的目的除了在警惕業者,也是為了找出治理上的疏漏,因此查驗的績效並非追求亮眼的合格率,高不合格率亦是誠實反映問題所在,比起查驗數字,後續的追蹤與改善才是政府更應該重視而且向社會說明的。
 
正確方向應堅持,風險溝通待加強
 
政府在正確的政策方向應該能夠堅持,例如在家長最關心的校園午餐議題上,新政府逐步推動校園午餐食材「四章一Q」的政策,透過這些台灣優良農畜產品的標章和可追蹤的產銷履歷來確保學童的飲食安全。雖然目前尚在試辦階段,在經費以及符合標準的農畜產品供貨量上仍有諸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但由此開始整頓校園午餐的種種問題,逐步排除各項障礙,讓孩子的校園午餐吃得安心、營養,仍值得高度肯定。
 
 
 
但新政府在風險溝通上仍持續重蹈過去的覆轍,包括缺乏關鍵的風險判斷依據,以及未能覺察民眾食安的憂慮與關切。去年11月初,政府有意開放日本有輻射汙染風險的食品輸台,社會大眾對於輻射殘留仍有諸多的疑慮和擔心,反對聲浪不斷。除去在野黨的政治操作因素不談,民眾對於政府在評估風險食品進口時的評估根據,以及邊境管理等相關措施上信心不足是不爭的事實,但政府卻未能及時向社會說明清楚。
 
而在今年3月,農藥放寬使用標準和範圍的爭議事件,食藥署和防檢局毫無危機感地將此視為一如往常的例行業務,忽視了全球走向減毒減藥、友善土地的農業理念和期待,在缺乏妥善溝通的狀況下公告實行,引起輿論譁然,旋即又以考慮社會意見暫緩實施,令民眾無所適從。或許在科學研究上,這些農藥是否會造成人體和土地的危害,仍有待商榷,但欠缺良好的風險溝通,卻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社會恐慌,不僅對於政策的推行沒有幫助,也讓民眾喪失了學習和參與的機會,甚為遺憾。
 
而近日戴奧辛雞蛋事件仍持續延燒中,截至目前為止仍未找到汙染的來源,雖然檢測的結果顯示並非土地、水源或飼料的問題,但長久以來政府在環境源頭汙染和飼料及添加物上的消極管理,不僅可能危害民眾的身體健康,也會重挫初級產業的發展,政府應積極地將飼料的管理措施納入農畜產品的生產管理當中,另外在環境治理上也更應該預防性地減少污染的可能。
 
推動食農教育紮根,培養民眾選擇能力
 
一個「吃得安心」的社會工程其實並非政府能夠一肩扛起的工作,政府的資源限制終究不可能讓食品所有的生產過程都受到嚴密的監控。民眾對食物的理解,和對風險的認識與自我保護,以及經由消費選擇引導產業自律,邁向無毒減藥、友善環境的生產與消費,才能讓政府的政策事半功倍。深切期盼新政府能夠加速推動食農教育立法與發展,讓食育進入城市、社區、學校及生活圈的每一個角落,讓民眾成為優質生產者的最佳盟友,才能使食的安心真正到來。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