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事件簿2 「食」在不安全~談塑化劑風險
您在這裡
現代科技發達,凡事講求快速便利,因此各類加工食品因應而生,各式冷飲店如雨後春筍般開設,琳瑯滿目的冷熱飲吸引人們的青睞,尤其青少年幾乎人手一杯。然而,自從5月23日爆發黑心起雲劑事件後,面對接二連三驚爆滲有塑化劑的食品,社會大眾普遍產生恐懼感,多年來不知已吃下多少有毒物質﹖又將對健康造成何種影響﹖
為釐清大家對塑化劑的憂慮,台中分會與台灣生態學會於6月8日合辦「食品添加物的迷思」座談會,地點在重慶國小視聽室,當晚何源里里長廣為宣傳邀集里民熱情參與座談會。
首先由旅美的張力揚博士及東海大學退休的游文卿教授就「認識化學塑料添加物」開場,指出因為科技的進步,塑膠帶給人們生活上的便利性,但若使用不當則會危害身體健康;塑膠被廣泛的使用於日常生活當中,食、衣、住、行、育、樂各項用品幾乎無所不在。一般塑膠為增加柔軟度及延展性,必須添加塑化劑軟化,依加工方式及產品內容,所加入的塑化劑亦有所不同,最常用的一種為(DEHP)。塑膠製品PVC(聚氯乙烯)可塑性佳,常用於雨衣、水管、人造皮革、玩具、保鮮膜……等,但因高溫、常溫接觸油性食物或長期使用都可能釋出鄰苯二甲酸二酯,為可能有致癌性的環境荷爾蒙;若送入焚化爐燃燒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嚴重影響空氣品質,易造成呼吸器官的病變。
塑膠製品除了會添加塑化劑以外,也可能加入熱安定劑、增韌劑、潤滑劑、色染料、香精、填充劑……等,所以在使用前一定要先閱讀使用注意事項,以確保安全。色彩鮮豔的餐具及玩具,要避免兒童拿來囓咬,以免將塑化劑及重金屬吃下肚。若要微波食品應以玻璃或陶瓷容器盛裝,食物不要覆蓋保鮮膜或塑膠蓋,最好以玻璃蓋或拿一個瓷盤蓋上再微波較安全。還有使用各式塑膠容器要特別注意標示的分類編碼,特性及耐熱度各有不同,最好不要盛裝熱食,若一定要裝熱食最好使用PP聚丙烯即5號容器,耐熱性較高。
關於食品添加物的迷思,由興大食品科學系的黃仕政博士主講,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3條對食品添加物之定義,係指食品之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儲藏的過程中,用以著色、調味、防腐、乳化、添加香味、安定品質、促進發酵、增加稠度、增加營養、防止氧化或其他用途而添加或接觸於食品的物質。因此為增加食品的口感、風味、賣相要好看更要延長保存期限,業者常會添加各式各樣的調味料、黏稠劑、結著劑、香料、保色劑、膨脹劑、防腐劑、殺菌劑、抗氧化劑……等。
食品添加起雲劑是合法的,但不肖商人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產品的穩定性,將其中的棕櫚油改為塑化劑,環保署已將塑化劑DEHP列管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黑心食品原料商明知其為有毒物質,竟違法滲入起雲劑中賣給下游廠商,製造成果汁、運動飲料、果凍、健康食品甚至感冒藥水中都有塑化劑,造成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有些媽媽擔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與身體健康,更組成塑化劑受害者聯盟,呼籲政府要重視此一重大污染事件,並蒐集證據要向業者求償。
黃老師覺得產業界、官方、學者、食品研發專家應該分別盡到專業領域內的責任,共同研討解決良方,才能避免民眾的恐慌。建議一般大眾以下自保方式:(一)均衡飲食,不要吃單一食物,可以分散風險。(二)無欲(口腹之慾)則剛。(三)多攝食天然食物。(四)讓自己強壯些(作息正常)。(五)將食物減毒。(六)解毒。(七)多讀書(吸收健康常識)。
本會的呂玉鈴老師探討每天的飲食行為中,對健康及生態環境造成的重大影響。其實,我們身體並不需要任何食品添加物,但是食品添加物卻可以使食品更美味可口、更吸引人,因此,才具有發展的潛力。而食品添加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業者的亂用與不節制的使用。然而,在將責任推到業者的頭上時,我們也應思考一下,為什麼業者要將食品染色或漂白呢?如果這是業者為了迎合消費者喜愛潔白、漂亮的外觀,那麼責任不應由業者一方來扛。既然避免不了食品添加物,不如好好地面對它,多多了解食品添加物的用途,善用其優點,相信您除了可以享用美食外,也能保持您的健康。
現場並作沖泡橘子汽水和可樂的示範,原來橘子汽水全無橘子成分,僅由色素、香精、小蘇打調成的飲料,在場聽眾表示再也不敢消費購買相關飲品。接著是嗅聞各種味道的香精,最神奇的是咖啡、茉莉綠茶,和我們平常喝的味道一模一樣,原來肚子裡裝了這麼多的化學食品,萬一無法代謝排出體外,不知何時會產生病變?
呂老師教大家做一位聰明的消費者:購買食物前要仔細閱讀食品標示,了解食品生產製造過程是否衛生安全;接受食品的正常顏色與口味,不要追求色、香、味的外相,而應重視實際的營養成分;買天然、原味的食物,少買過度加工的食品。少吃肉食減少身體負擔,又能減緩暖化速度;多吃當季、當地自然有機蔬食,減少食物旅程,才能珍愛健康、守護地球。
原文刊載於主婦聯盟246期會訊(2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