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事件簿3 認識塑膠產品
您在這裡
塑膠製品太可「愛」了?
塑膠製品因為質輕、不易導電、耐衝擊不易損壞、攜帶方便且價廉等特性,已經成為民眾生活中最方便與不可或缺的日用品,近來食品塑化劑事件造成消費者極大的恐慌,塑膠製品的安全性無可避免地亦成為民眾關切的焦點,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提供塑膠製品之分類與特性說明,協助消費者選購及正確使用塑膠製品。塑化劑或稱增塑劑、可塑劑,是一種增加材料的柔軟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劑。塑化劑種類多達百餘種,但使用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稱為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化合物,例如DBP、DEHP、DINP、DIDP、BBP及DNOP;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為保護兒童健康,自97年7月1日起即將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列為應施檢驗玩具商品之檢驗項目,塑膠(Plastic),意指具有可塑性或可成形性的所有物質,通常定義為「施加熱或壓力時會自由變形,除去熱或壓力後維持其形的合成纖維、合成橡膠以外的合成高分子物質」;主要是由有機化合物聚合而成,其中主要含有 碳、氫、氧 及少數氮、氯、氟等元素組合而成,藉由聚合作用,由短鍊小分子組成具有高分子之材質。
依據美國塑膠工業協會(Society of the Plastics Industry)於1988年所發展出來的分類編碼方式,將塑膠依材質分類為七類:
1號: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 |
2號:高密度聚乙烯(HDPE) |
3號:聚氯乙烯(PVC) |
4號:低密度聚乙烯(LDPE) |
5號:聚丙烯 (PP) |
6號:聚苯乙烯(PS) |
7號:其他(美耐皿、聚碳酸酯、聚乳酸、丙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醯酸甲酯) |
每類材質各有不同的剛性、耐熱、耐酸鹼、耐油等性質,應依適用範圍審慎使用。業者應慎選適合材質產製塑膠產品,並於產品上明確標示產品之適用範圍與警告事項,生產食品器具應依不同用途參照衛生署說明,適當選用耐高溫耐酸鹼或耐酒精性材質,非供食品製造、盛裝使用之塑膠軟管、容器、器具、包材及手套等尤其不得用於食品生產製造過程;並提醒消費者於選購及使用塑膠製品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 產品是否貼附清楚且完整的中文標示,並列明產品材質等資訊。
(2) 儘量選購較無危害風險的聚丙烯(PP)材質的塑膠製品。
(3) 避免嬰幼兒啃咬塑膠製品。
(4) 非食品等級之容器、器具不可用於盛裝食物。
(5) 保持經常洗手的習慣。
林杰樑表示,燃燒PVC會產生「世紀之毒」,過去有人使用PVC做成塑膠杯,近年因民眾環保意識高漲已較少見。市面上以PVC為主的材質,除了保特瓶外面那層標籤膜之外,最常見的是雨衣、水管,還有少數塑膠杯,民眾若要分辨,最簡單的辦法是看容器底部的材質編號,聚氯乙烯編號是「3」。 至於其他的編號,「1」是保特瓶、「2」是高密度聚乙烯、「4」是低密度聚乙烯、「5」是聚丙烯、「6」是聚苯乙烯。除了聚丙烯可耐熱至攝氏一百卅五度,用於微波加熱外,其餘皆不宜高溫使用。至於保鮮膜,不屬於上述材質,且分為耐熱和不耐熱兩種,購買前看清標示,若是非耐熱材質,不宜覆蓋熱食或微波加熱。保特瓶持續曝曬在大太陽底下,若溫度超過攝氏四十度,就可能產生影響染色體物質,建議民眾保特瓶飲料、飲水若無法馬上喝完,別買太大罐,也別放在陽光直射或溫度太高的地方。
消費者憂心問題
塑膠餐具是否真可耐熱至攝氏一百卅五度?坊間多樣塑膠杯、碗、盤充斥,由外觀檢視其材質染成粉紅色或白色,擔心是否採PP純正塑膠粒所製成的,幾乎可判定是回收次料射出,導致廉價用品大量充斥上市!熱便當、熱飲料、熱咖啡之紙餐具表面結合PE塑膠淋膜,但耐熱僅至攝氏六十度,而五顏六色印刷油墨又是否使用食用油墨?不免令人擔心人體健康問題!
大大小小的免洗餐具工廠究竟多少家?而免洗餐具上印有回收標誌,是否有確實向行政院環保署資源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繳交「責任業者應繳回收處理補貼費」?我們也納悶是否支付給回收處理體系的量與價,已比收到的基金還要多?
呼籲政府相關單位要主動為消費者把關,主動採取檢測「免洗餐具」其安全性。勿因業者舌燦蓮花的廣告與標識,而輕舟遠過萬重山,造成兩岸猿聲啼不住!是亡羊補牢也補不完的。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PVC分子式為聚氯乙烯,本身無毒,是相當穩定的材質,但若溫度超過攝氏六十度,則可能釋放出氯乙烯單體等致癌物質。文獻記載,長期接觸可能引起肝膽方面腫瘤;也有職業病案例顯示,聚氯乙烯工廠作業員有肺部纖維化、肺功能受影響等現象。政府規定食品容器應有材質編號,PVC編號為「3」,民眾使用前應先檢查。常被用來做為泡麵碗的PS發泡聚苯乙烯,若溫度超過攝氏七十五至九十五度,也可能釋出有毒物質,所以泡麵的水不宜過熱,不要用滾水,使用保溫瓶中的熱水即可。
做一位聰明的消費者:購買食物前要仔細閱讀食品標示,了解食品生產製造過程是否衛生安全;接受食品的正常顏色與口味,不要追求色、香、味的外相,而應重視實際的營養成分;買天然、原味的食物,少買過度加工的食品。少吃肉食減少身體負擔,又能減緩暖化速度;多吃當季、當地自然有機蔬食,減少食物旅程,才能珍愛健康、守護地球。
原文刊載於主婦聯盟246期會訊(2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