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 打牙祭也要顧健康
您在這裡
冷颼颼的寒流一來,燒酒雞、羊肉爐、薑母鴨是常見藥膳,熱呼呼的火鍋更是大受歡迎,不論外出打牙祭、好友相聚或是家人圍爐,火鍋總是餐廳、餐桌寒冬首選。典型的火鍋食材包括各種肉片、海鮮、蔬菜、豆製品、菌菇類等,將其放入煮開的清水或特製的鍋底,燙熟後食用。可是在我們大快朵頤『火鍋』餐時,看不見的飲食風險有多少?
一鍋「硝酸鹽高湯」
火鍋中常見的大白菜、高麗菜、青江菜和茼蒿等葉菜,卻可能含有過量的硝酸鹽,雖然熬煮後菜中硝酸鹽因高溫釋出而減少,但釋出的硝酸鹽全都溶入火鍋湯裡,變成一鍋「硝酸鹽高湯」。
本會長期關切蔬菜硝酸鹽問題的顧問林碧霞博士,曾做過火鍋中的硝酸鹽檢測試驗,該次所用大白菜硝酸鹽含量約8000ppm,煮到最後鍋底湯汁硝酸鹽含量為500ppm,一頓火鍋餐吃菜喝湯所攝入的硝酸鹽可能相當驚人!,吃多了會增加身體罹癌風險,所以林博士建議葉菜放入火鍋前最好先川燙過,而且一週最多吃一次火鍋就好,避免短時間內攝入高量硝酸鹽,平日多均衡攝取根、莖、菇、芽等其他種類蔬菜。
蔬菜農藥殘留問題
主婦聯盟在10月採購檢驗8個樣本市售葉菜硝酸鹽含量,其中4個樣本硝酸鹽含量高於歐盟標準。本會也將此8個樣本葉菜同時委託瑠公基金會農檢中心檢驗農藥殘留,檢驗報告出爐:其中2個樣本農藥殘留超標,1個樣本驗出不得檢出之農藥,本報告已函送農委會與衛生署,要求正視市售蔬菜安全問題。
小心使用電磁爐
為了方便家人圍著一桌保持熱湯熱菜吃火鍋,常常使用電磁爐的家庭,要小心注意電磁波輻射的問題。長期暴露在電磁波下,潛在的危險是不容忽視的。許多家電用品都有電磁波,台科大陳守治教授建議您可利用電磁爐在廚房中將火鍋料煮熟後,再將火鍋端至餐桌中享用,以降低利用電磁爐煮火鍋圍爐時,會有長時間接觸到微波外洩的機率。為了健康,保持安全距離是最好的對策。
美耐皿可能溶出三聚氰胺
很多火鍋店或家庭常使用的湯勺就是美耐皿,吃飯時一邊聊天一邊就將大湯勺放在鍋裡煮,這種狀況最容易溶出三聚氰胺。美耐皿價格便宜,耐熱又耐摔,廣用於食品容器。美耐皿是三聚氰胺與甲醛聚合而成的聚合物,不慎使用到劣質美耐皿餐具,可能不知不覺將「三聚氰胺」吃下肚。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林杰樑主任曾說,美耐皿產品如果遇到高熱、高酸性或是劣質品,除了可能溶出三聚氰胺,導致膀胱結石、腎結石及腎臟傷害等問題外,也可能溶出致癌甲醛。也曾呼籲政府:制定美耐皿餐具的使用年限,讓美耐皿不會成為「傳家寶」,一代傳一代,反而毒害下一代。。
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也曾嚴厲批評,美耐皿樹脂不應准許業者拿來當作食品容器或是餐具,他呼籲政府應先禁止以美耐皿樹脂來製作幼童用食器。「現在連校園午餐也有人用美耐皿盛裝!應該先管一管」。
酒精膏甲醇含量
為保持食物熱度,不少餐廳都會使用酒精膏來加熱食物。消基會曾針對市面酒精膏調查,發現含有超過50%的甲醇。若甲醇燃燒不完全,就會產生甲醛,經由呼吸道吸收進入人體。甲醛是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定為可疑致癌物。甲醇成本比乙醇低,所以業者普遍使用高甲醇含量的酒精膏。消基會也提醒民眾:在食用這類以酒精膏加熱的食物時,最好保持空氣流通,並與加熱食器保持適當距離;在添加酒精膏之前,先將殘火熄滅,再進行添加動作,以免引發大量燃燒的危險。
看不見的健康風險
消費者無法從蔬菜外觀目測硝酸鹽的含量、農藥的殘留;也難以判斷各種火鍋料加工之食品添加物;更是覺察不出電磁波輻射、美耐皿容器可能溶出三聚氰胺以及酒精膏甲醇含量…。想要開心安全聚餐,寒冬吃『火鍋』,注意食材、鍋碗瓢盤、炊具…..等,打牙祭也要營養衛生顧健康,避免看不見的健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