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建構在地「綠色飲食生活圈」提案培訓營-專題演講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22年基金會,邀請關心食農教育的朋友,提出在地食農的解方。經過一系列的培訓營,我們發現南部關心青農返鄉、中部希望推動食米文化、北部希望教育消費者。而最後一場,我們來到東部的花蓮,希望能結合東部的風土,以及東部特有,可以抗旱的小米,讓台灣的在地食農,串連起國際小米年。第一堂課,我們請到了台東大學陳美芬副教授,因為台東在918地震後鐵路還未修復,她花了將近4個多小時才抵達花蓮,就是為了告訴大家,食農教育裡,跨世代與社區,及農業的重要經驗。


【專題演講】食農教育青銀共好:代間學習X 社區實踐X在地產業

主持人|吳碧霜(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

主講人|陳美芬(國立臺東大學副教授)

當客家新世代,遺忘了長豆乾

        陳副教授分享她上課時的經驗,她觀察到現代人因為飲食的西化,導致許多傳統的本土食材消失,她甚至發現客家族群的學生,都沒吃過排骨長豆乾湯。更令人擔憂的,不只是年輕人,某次她送給60幾歲的朋友蘿蔔乾時,朋友也不知道如何拿捏烹飪的份量。許多兒時的味道,已經漸漸消失在記憶裡,但食物不只是食用,也包括了無形的意義,因為食物,往往也融合了在地的環境、文化。食物的消失,也代表著文化的流失。

        以前面提到的客家食材為例,俗話說:逢山必有客,意指山腳下幾乎都能找到客家人的蹤跡,因山邊食材取得不易,也讓客家人衍生出較為惜福的文化,這個特點不只反映在農作物上,也衍生出豐富的食物保存方式,比如透過醃、曬、醬、麴等作法,光是芥菜,因乾燥程度不一樣,使用發酵法就能作成酸菜、半乾燥的芥菜就成福菜,而全乾燥就成為梅乾菜,但因為飲食的西化,這些保存方式也已經漸漸失傳。

        佛教經典裡有句話說: 身土不二,意指生長在哪裡,就吃哪裡的食物。陳副教授接下來輔導社區的經驗,告訴我們如何用草根智慧,開發出社區的新經濟。

跨世代,打造蘿蔔新人設

        台灣已經面臨超高齡,而農村裡更是一半以上是長輩。陳副教授曾輔導以產米聞名關山社區,當她進入社區的初期,社區的居民皆表示關山的農產沒其他的,就只有米,但陳副教授認為社區應有更多元的發展,這時,社區裡的長輩給了一盞明燈,長輩們說在兩期稻作的之間,會種植收成期較短的蘿蔔,並且加工作成蘿蔔乾供自家食用。

        不過,當陳副教授想掌握加工、烹飪等方法時,長輩們總是回說,鹽就差不多加這樣的模糊說法。因此,陳副教授引導年輕的團隊一起參與,除了年輕人可以從老人家身上學習將近失傳的手藝外,年輕團隊也用科學、量化的方式來記錄蘿蔔乾的加工、烹飪方法。另外,為了避免消費者掌握不了烹飪時的分量,團隊也針對小資族、單身族群的需求,讓消費者買蘿蔔乾的分量,就能煮一隻雞所需的量。

        應用蘿蔔乾越老越值錢的特性,社區不但地推動了”蘿蔔銀行”,創造出社區新經濟,還曾創下一缸老蘿蔔乾成交價高達20萬的紀錄。但更珍貴的,是讓社區的高齡世代找到成就感。

農業,有無限的可能

        YOU ARE WHAT YOU EAT 我們的飲食,形塑著我們。陳副教授提到的關山社區的案例,讓我們看到了農業與社區可以激盪出的多元可能,社區不只找到了蘿蔔的價值,社區的老人家也看到了自己的價值,陳副教授觀察到許多老人家從一開始閃避回答問題,到後面搶麥克風分享耕種、加工、烹飪的經驗,這不但讓草根知識得以傳承,更活絡了社區

        陳副教授也提到,中午的一個便當,是上百人耕種、運輸等等的努力成果。因此,希望這次大家的提案,不只是停留在知識分享的教育,而是能提出真實影響社會的提案,期許透過花蓮場的分享,能讓更多東部地區的社區,找到新的活力及寶藏。

圖:美芬老師當日分享現場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