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示範輔導計畫成果展4-社團法人台灣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促進台灣米食利用】

社團法人台灣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糧善餐桌,與「米」一起走入新竹

主持: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賴曉芬常務監察人

報告者:社團法人台灣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 / 游思瑩主理人

圖: 大米缸游思瑩主理人報告現場

糧善餐桌,與米一起走入新竹

社團法人台灣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的主理人游思瑩首先分享其組織的結構如同變形蟲般,並非一開始就以NPO(非營利組織)的形式推廣食農教育。2018年時先以公益計畫型式發起,協助稻農銷售與公益助糧。直到2022年才轉型成立「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以組織的形式推廣食米教育,並於今年2023年推出《快樂米寶養成記》的桌遊,將教具帶進社福機構與偏鄉學校的食米課程。

圖: 社團法人臺灣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發展歷程,取自講者當日簡報

新竹地區食農分離問題

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是由企劃設計公司起家,發現新竹地區的食農教育有「食農分離」之問題。產地端的問題在新竹最為特別的是水資源的問題:當地科技和工業用水會排擠到農業的用水量。

圖: 新竹地區稻米之食農分離問題分析,取自講者當日簡報

走進學校,串連農業與教育資源

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解決新竹當地食農分離的第一站是和學生人數未滿100位的橫山國小建立長期性的合作。其面臨到的課題為:外部單位要如何整合國小內部師資,共同執行該計畫。走進校園後也察覺到在代課老師比例偏高的狀況下,唯有開發教具才能將延續計畫。

游思瑩表示食農教育在字面上分屬在「農業」和「教育」底下,但實際上要串連不同領域間的人才、資源,才能讓食農教育延續並落實。

圖: 大米缸將橫山國小之外部與內部資源整合,取自講者當日簡報

食米教育:種植-產地-餐桌-風土課程

圖: 大米缸在橫山國小規劃之課綱,取自講者當日簡報

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將計畫推行至學校後,下一站是與橫山國小周邊種植經驗豐富且有教學專業的友善稻農──新竹自然農俱樂部的小雨合作設計課程,讓孩子認識米的產地。其利用學校閒置的空間,以盆栽的形式模擬水稻田的種植,解決了食農教育產地層面的實際問題:交通成本與學生在校外活動的風險。

圖: 利用橫山國小的閒置水池模擬水稻田種植之成果,取自講者當日簡報

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除了食農教案之設計,還開發了教具「水稻感官盆」與友善稻作卡牌桌遊「搶救秧苗大作戰」,其讓學童體驗:填土以製造田埂到插秧、抽穗、收割的過程。從中瞭解水稻的生長狀態與友善耕作的狀態,在田間可見之生物,也為後續實際到友善田區進行生態觀察循序漸進的鋪陳。

圖: 取自講者當日簡報

利用在地米食,發揮創意設計自己的食物

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在橫山國小推行的食農教育,讓學童經歷過米食種植、產地的學習後,來到第三站:讓食米文化走進日常餐桌。大米缸邀請「剛剛好。灶下」的慕慕老師帶著學童認識米食與客家的飲食文化,也在課堂上讓學童藉由學習到的飲食知識,設計自己的料理;還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學童品嚐客家傳統米食以學習米種、米食的不同之處。其透過五感、日常飲食與去刺激學童學習的成效卓越,相較於教科書更能誘發小朋友的求知慾。

圖: 橫山國小學童利用在地食材設計自己的食物,取自講者當日簡報\

糧善餐桌,從孩子身上學食農

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在橫山國小推行食農教育的第四站為成果會「糧善餐桌」的舉辦,邀請大米缸的在地協力夥伴、企業一起吃飯,品嚐慕慕老師將學童自己設計的食物實體化的成果:孩童設計之料理結合了客家文化並使用之食材在地、當季的蔬食融合米食。

圖: 橫山國小學童設計之創意料理實體化成果,取自講者當日簡報

圖: 糧善餐桌活動因各界協力圓滿結束,取自講者當日簡報

食農教育,需要眾人的力量執行

總結大米缸在橫山國小為期8個月的食農教育可以的得到以下結論:

  • 從無感到五感:需要非教科書式而是長期漸進式的漸進的體驗課程。
  • 食農教育並非隸屬於單一專業,需要尊重個別專業,並透過分工、整合資訊,建立溝通與產官學的合作。

圖: 大米缸在橫山國小推行食農教育的經驗總結,取自講者當日簡報

大米缸未來目標:海線、城市、山線串聯,制定糧善生活圈

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未來會以擴大合作對象、串連資源以及深化教材、教案的方式持續在新竹深耕食農教育,建立新竹糧善生活圈,。

圖: 大米缸2024新竹糧善生活圈計畫,取自講者當日簡報

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盤點了一路上層層遇到的關卡,並整理出現況與反饋,希望可以能在與談時進一步討論。

圖: 食農教育經驗上各關卡的現況與反饋,取自講者當日簡報


圖: 與談現場

與談人:

社團法人台灣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 / 游思瑩主理人

綠色餐飲指南/黃俊誠創辦人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張明純兼任講師

農業部農糧署/陳啟榮主任秘書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朱姝瑾科長

討論議題:

(一)學校的食農教育如何與在地食農議題緊密結合。

(二)食米教育如何在資源有限的偏鄉合作推動。

(三)學校與外部團隊應如何協力共同規畫食米學園計畫。

(四)建議縣市盤點有意參與食農教育入校課程的學校名單及主題。

食農教育由教育局處推行,建立獎勵機制

張明純和首先提到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的優勢是有企業贊助,不單只倚靠公部門的經費推行,但其計畫較為可惜的地方在於學校老師共備課程的意願低。一般在食農教育的推行上,即使有教師發現食農教育可以引發學生飲食行為、生命態度、體格上的改變,加以推行。無奈難以單靠單一教師改變整體,需要較高層級的主任、校長帶領學校政策的走向,所幸橫山國小的校級高層很支持大米缸的行動。

張明純認為縣市政府教育局處對食農教育的推行更是關鍵,她也分享了自身在台中市推行食農教育的經驗。台中2/3的學校推行過食農教育,將其經驗的總結:建議縣市教育局處可提供獎勵金,但不以此評鑑學校,以免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狀況,而訪視委員除了給予建議外,也可以建立評選制度,獎勵績優學校與績優推手(老師)以鼓勵在校園積極推動食農教育的人們。

食物是傳遞文化最簡單且溫暖的方式

黃俊誠認為大米缸是食農教育的先鋒,其推出的五感計畫是可以在不同縣市依其特色去變化。他認為食物是傳遞文化最簡單且溫暖的方式,食農教育除了有趣外還能透過「吃」可以連結到農業與在地,更能深遠的影響到孩子未來在飲食上的選擇。黃俊誠再次肯定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的企業贊助是一大優勢,也呼籲教育局處應為食農教育投入更多努力。

食米學園計畫的推動與執行

陳啟榮首先分享在校園設立小菜園的案例,若將學童種植的作物導入飲食中,還能解決剩食浪費的問題。接著,從小菜園再拉回主軸「促進臺灣米食利用」的討論。農業部農糧署從民國93年開始推行學童種稻體驗,目前已有快20年的歷程,而現今推動的「食米學園」計畫所包含的面向比傳統的種稻體驗更寬廣,其還涵括了食米推廣、亨飪體驗等。陳啟榮提到使用米穀粉,發展精緻米食點心,還可以替代國外小麥麵粉的使用。

今年食米學園計畫還把農業節氣、時令的概念,融進米食的體驗。此計畫今年全國約有50所國小參加,參與的學童人數約有8000人。未來希望可以和學校以外的外部單位合作、共襄盛舉。

圖: 112年食米學園在偏鄉計畫執行情形,取自農糧署簡報

食農教育的線上與線下資源

針對食農教育公部門層面的資源問題,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朱姝瑾科長說明:食農教育已納入固定綱要的學習重點,學校自行規劃校訂彈性學習課程。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上有提供專題報導、線上教材、共備社群給教師、學生作為參考,教育部也有補助地方政府發展食育教室、輔導示範計畫。朱姝瑾也呼籲學校的營養師也可以和教師合作,發展共備課程。學校和外界合作方式可更為多元化,若學校附近沒有農田可合作,也可與菜市場合作。

圖: 大米缸攤位與學生學習單展示

圖: 大米缸導覽解說


入選團隊的計畫各具特色,更詳盡的團隊成果分享請點擊連結: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