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與「電」共生的更多想像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許量然 專員/編輯:南部辦公室 陳婉娥 主任

在上下游〈農田魚塭光電海〉[1]系列報導中,指出目前漁電共生在光電開發商主導、養殖漁戶只能被動接受的情形下,造成了諸多弊病,衝擊養殖漁民的生計。

然而,漁與電是否有共生的可能?我們在拜訪養殖漁民黃國良的過程中,看到了漁民從養殖生產需求為出發點、納入了不僅僅是太陽光電的多元能源,用於解決問題的努力與可能性。因此,希望藉由這篇記錄,探索「漁」與「電」共生的更多想像。

「漁電共生帶來的應該是讓產業升級的機會,而非讓漁民犧牲。」

經營旭海安溯水產的黃國良,過去也曾參與漁電共生的案場規劃。在我們 2024/1/5 拜訪的過程中,黃國良拿出數張簡報,暢談在他心目中,光電跟漁塭能如何結合;透過光電的資金流入,結合高位池、生態循環等等養殖技術,養殖漁業有機會能升級,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步。


圖:訪談黃國良先生

然而,對於目前漁電共生的政策走向,黃國良並不樂觀。在欠缺養殖實務工作者的參與設計下,他認為許多由光電業者主導的漁電共生案場,是否真得能維持「養殖事實」,需要打上一個大問號,更遑論大量養殖相似的魚種後,可能帶來的市場衝擊。

好的漁電共生應該怎麼走?黃國良認為應該走向「自發自用,餘電轉供」。


圖:黃國良先生介紹他的「漁電共生」規劃

養殖漁業有許多類型,但其中的關鍵技術多半不離對於水質、溫度的控制,也因為需要大量的設備介入,電力的消耗也很龐大[2]。為了減少用電帶來的負擔,黃國良嘗試在自己的其中一池養殖場結合再生能源與儲能系統,運用養殖場常見的自然資源「風、光」自發電力;同時運用自行研發的節能供氧系統,減少電力消耗,達到電力自給自足的狀態。


圖:養殖場架設風機與太陽光電

拜訪養殖場當天,台南北門刮著大風,幾乎連說話的聲音都被風聲蓋過。而棚架旁急速旋轉的小型風機,每小時最大可以提供 1.5 度的電力,結合屋頂的太陽光電板,以及 5 kw 儲能系統,形成一個發電結合儲能的小型電網,供應養殖使用。


圖:不停轉動的風機


左圖:風電與光電的電力系統
右圖:監控發電的系統

但僅有發電是不足夠的。供氧系統是魚塭養殖的重要設備,也是最主要的電力消費。在我們造訪嘉義、台南的路程中,沿途有許多的魚塭,仰賴傳統的「水車」打水供氧,而所帶來的便是大量的電費支出[3]


圖:水面上水車打出水花,讓氧氣融入水中

有別於傳統的水車打水,黃國良透過自製改良「造流機」,將深層水往上抽取,製造養殖池內深淺循環,不僅能達到供氧的效果,也減少大量的電力使用。據黃國良說法,一台大型造流機功率約 90W,可供給 60 平方公尺的池子,也就是一天平均用電量約 2 至 3 度電,一個月約 300 元的電費,在同樣的規模下,傳統水車電費可能要到每月 20,000 元[4]


左圖:大型的造流機
右圖:小型的造流機

配合造流機,黃國良表示,目前幾乎整個養殖池的電力幾乎都能自行產生,不需要依賴外購電力。而在未來,若舖設更多太陽能板,結合更多儲能設備,額外的電力還能連結到他的其他養殖場使用,除了減少電費支出,更是「節能減碳」。


圖:在大風中,黃國良與我們說明他的設計,左手邊是配電系統與儲能系統

養殖戶為主體,才能有更多元的能源想像

這段時間我們走訪嘉南地區,與幾位支持生態養殖的漁民交換意見,他們並不反對再生能源,也支持再生能源對於環境的重要性。然而,現行政策引導的漁電共生,帶來的往往是不明白養殖戶的真實需求,卻希望能透過漁電的模式拓展光電的開發商。

漁電共生如何不變成漁民犧牲、漁電寄生?當再生能源進入地方,要面對應該是養殖漁民的真實需求,養殖漁民應有發聲、參與設計的空間,漁電才能真正為養殖加值;而非為了衝刺再生能源,將魚塭視為一塊又一塊的可被蠶食的大餅。

我們也看到,加入多元的能源形式、結合儲能、節能,「漁」與「電」能有更多的共生模式;發出來的,不再是為了工業需求、犧牲養殖漁民的電,而是「自已的電自己發」,負責任的電。


[1] 上下游系列報導:https://www.newsmarket.com.tw/west-coast-solar/

[2] 因為用電量大,魚塭偷電的新聞屢見不鮮:https://news.pts.org.tw/article/307978

[3] 水車向來是養殖電費大宗,如何讓水車更加節能是重要課題:https://e-info.org.tw/node/223400

[4] 參考黃國良自身拍攝影片:https://youtu.be/2IeH1OLPGBc?si=FhDQBbnU3WCcmTpt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