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綠食育解說員/餐桌上的綠色幸福

您在這裡

圖文/主婦聯盟基金會南辦專員 忻儀

「50年代,台灣人用嘴巴吃飯。

80年代,變成用眼睛吃飯。

21世紀,我們要用頭腦吃飯。」

「綠食育解說員培訓課程」首堂由台中分會副主任張明純主講「餐桌上的綠色幸福」,全場將近三十名學員反應熱烈,從產地到餐桌、傳統食物到工業化食物社會,讓每個人重新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綠食育」的生活。

現代人對飲食的追求要追求色香味俱全,精緻烹調的結果,讓我們對於食慾的原貌、製作過程掌握越來越少,甚至我們平常吃的菜頭粿是用什麼原料做的也說不太出來,對傳統食物的認識比西方還少,無形中吃了太多加工食品,造成各種疾病、肥胖的案例逐年攀升。

張明純老師表示,理解食品生產、糧食生產、農業工業化是當今趨勢,察覺國人飲食西化,了解經濟整合與自由貿易協定所造成的食安威脅是相當重要的,用人與人的關係去想像國際關係,就不難發現為什麼台灣的食安政策不斷鬆綁,從美牛、美豬、基改品、農藥標準的放寬可看出,為了加入特定經濟組織,我們付出的代價已超過GDP。

現代人工作忙碌減少自煮機會,就連學校的老師,也幾乎都是外食族,換句話說孩子們更難享受到真正安全的食物,根據各種醫學報告指出,食用過多加工品、添加物、基改品所造成的影響,還包含了過動、自閉、阿茲海默等疾病。

另外,認識食物里程,明白吃當季、吃在地的重要,也能避免吃下過多的農藥,以蘋果為例,為了防止水分散失、提高光澤,國外進口蘋果會打上食用臘,必須由健全腎臟、肝臟代謝,為節省成本不肖商人會用劣質工業臘(含鉛、汞等重金屬)代替果辣,會滲透到果肉中,經常食用會造成記憶力免疫功能下降、貧血等狀況。

張明純老師提到,飲食文化的傳承也相當重要,問到有多少人知道府城婦女坐月子聖品「麻油桂圓蛋椪餅」,許多人紛紛搖頭,而台中傳統食物麻薏、大麵焿,許多人也答不太出來,我們的文化,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竟然漸漸消失,孩子們未來的鄉愁很有可能是麥當勞。


2016南社綠食育種子解說員報名簡章(已截止)

南社綠食育解說員/在地飲食文化

南社綠食育解說員/味覺力的恢復X真食物的重要性

南社綠食育解說員/食物不浪費

南社綠食育解說員/低碳飲食

南社綠食育解說員/自由貿易下的食安

南社綠食育解說員/我家廚房超省能

南社綠食育解說員/農業的典範轉移

發佈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