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餐桌上的綠色幸福」/北部綠食育培訓紀錄1
您在這裡
「2016年綠食育種子解說員培訓課程」是由我們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與我們的好姊妹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策畫。我們基金會在「綠色飲食教育(簡稱:綠食育)」的倡議與行動已經累績多年的經驗,一直希望綠食育不只是教育行動,而是能融入日常生活的實踐行動,所以進一步提出了「綠色飲食生活圈」。這次與合作社共同舉辦培訓課程,主要培訓的對象是合作社的社員,我們雙方共同的目標是要讓這群受訓的學員,在經過綠食育培訓後成為綠食育種子解說員,能夠在合作社站所與其所在的社區或是學校做更多的綠食育推廣,因此才促成這此的培訓合作!以下是我們課堂中的精彩內容摘要,分享給更多有志一同的夥伴共同學習,現在先來瞧瞧第一堂課「餐桌上的綠色幸福」我們學習了甚麼吧!
培訓的第一堂課程,首先是由我們基金會專員昭儀先帶領大家暖身,在「綠食育聯想」的活動過程中,除了讓學員們認識彼此,瞭解學員對綠食育的認識之外,也透過將聯想出來的詞彙用綠食育五大面向「環境生態、農業生產、在地風土物與飲食文化、飲食倫理、營養安全」來分類,幫學員聚焦整個培訓的主軸「綠食育」到底在談些甚麼?「愛」、「環保」、「愛護土地」、「安全」、「飲食概念」、「食農教育」、「學校教育」、「未來」、「孩子」、「不浪費」、「農耕」、「食物里程」、「共食」、「真食物」、「媽媽的味道」、「節慶」…,在經過一輪的分享,大家提出了很多概念都符合綠食育的五大面向,我們也發現不少人第一個聯想到的詞是「孩子」,我想這是因為這次來參與培訓的學員絕大部分是媽媽,孩子與家庭生活是他們最關心的事,如何「健康養育」孩子長大是大家共同關注的事情,因此這群不只希望能在此獲得更多養育孩子的飲食知識,也是一群樂意帶著美好知識分享更多人認識的行動者,期待在這一系列的培訓之後,他們的行動參與可以持續發酵!
我們為什麼需要綠食育/食農教育
- 飲食文化傳承、
- 提升國民身心健康、
- 傳遞環境保育的價值觀念、
- 推廣社會福祉、
- 增進家庭/社區之互動性。
- 了解人與食物的距離;
- 了解人與食物的關係;
- 重建飲食與身體的關係;
- 重建人與土地、人與食物生產;
- 重建在地的飲食文化與倫理。
從國際趨勢到社區行動與家庭生活
雅順除了分享我們為何要堆動綠食育之外,也提供許多國際的案例,讓學員瞭解到自己即將要承擔的任務是很重要的,因為不僅是臺灣的主婦聯盟在倡議,而是國際間透過五年一次的世界博覽會在共同呼籲共同關注飲食議題的重要性。此外,也介紹其他國家有那些與綠食育相似的行動正在發生,最後,以可以如何在社區與家中開始推動綠食育做結尾,希望能啟發學員對推廣綠食育有更多想像!
2015年米蘭世博會
「滋養地球,生命能源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of Life.」這是2015米蘭世博會的主題,在各國的展館中,分別呈現目前世界糧食五大危機:食物安全(食品加工)、剩食(每年13億噸)、糧食分配正義(8億飢餓人口與21億超重肥胖人口) 、生態多樣性匱乏(大面積同作物) 、耕地不足(城市發展吞噬著農地面積)。在米蘭世博,我們看到各國不僅是展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而且是齊心透過這個國際盛會向所有民眾呼籲面對糧食危機,我們要共同尋找解決方法,持續關心養育我們的星球。米蘭世博提到了危機,而雅順則是分享「因為有危機所以才有轉機,而轉機的來源就是人」就如同基金會好姊妹-主婦聯盟合作社的成立就是一種轉機的出現,合作社透過食材傳遞消費者當地(地產地消)時令(季節性)的重要觀念,合作社聚集了一群關心飲食與環境議題的「好人」,因此才有機會創造「好食」。
- 綠色烹調設施與食器:改善廚房採光與通風、使用低耗能與節水的設備、做好廚餘與資源回收、減少一次性用品等。
- 使用綠色食材:購買可追溯產銷履歷之食材、友善土地的生產者產品及環境友善、公平貿易的食材與人道飼養之畜產品等。
- 綠色飲食文化:辨別自然食物的原味及品味、親手製作食物、家人共食共煮(創造家庭生活記憶) 、在地食譜的傳承、減少食物浪費、全食物利用 、自製酵素(廚具清潔用品)等。
- 綠色食材自己來:設置家庭菜園接近食物原貌,雅順也大家分享自己在家利用鳳梨頭種植鳳梨的經驗,鼓勵大家嘗試自己種植。
- 關於竹筷子 https://youtu.be/yXDBQDC6UJU
- 關於森林的書 哪啊哪啊~神去村 哪啊哪啊~神去村 夜話
- 關於飢餓的數據 https://vegunion.org/book/
export/html/2539 (下方可以連結到聯合國資料) - 關於食物浪費的數據 https://www.huf.org.
tw/essay/content/2959 (下方可以連結到國際資料) - 食育立法專頁 https://www.huf.org.tw/
news/content/3250